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疫情期间,我发现自己居然开始老花了,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看屏幕太多惹的祸。那时候刚开始用微信读书,为了保护眼睛,我干脆一刀切——电子书不看了!
为了继续读书,我转而买起了纸质书。网上推荐什么,我就买什么。家里放不下,干脆全堆在公司柜子里。不过说实话,我好像更享受买书这个过程,真正读完的反而不多。现在柜子里还塞着三百多本,之前已经分批处理掉好几批了。
有一次我请负责清洁的大家姐帮我处理一些书,她拿起一本翻了翻,感叹道:“哎呀,我年轻时也很爱看书啊,后来是太忙才没时间看。不过你这些书都是简体的,我看不懂,我只会看繁体字。”
最近有位朋友推荐了微信读书上的一本书,我随手点开,没想到一看就上了瘾。接着,平台开始根据我的喜好不断推书,有不少我都很喜欢。说实话,之前我不看电子书,但是每天上班都要对着电脑,因此老花和飞蚊症并没好转。看来眼睛不好,不是因为看了微信读书,而是因为我没注意用眼健康。
另外,微信读书上确实有很多好书。有些书不必从头读到尾,有些书买实体版有点小贵。我有一整柜子囤积如山的书,买了也不看。如果我在微信读书上看书,就可以节省不少钱了。
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我的思维方式常常非黑即白。这一点特别值得反思。以前我也常纠结类似的问题:写日记,是打字好还是手写好?写信给人,该不该手写?
现在我觉得,实体书和电子书各有利弊,但也都可以互相兼容。打算长久保留的书可以考虑买实体版,参考书和小说都可以看电子书。最重要的是保持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