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知道为什么买了《泥中记》,却一直没看。放了两个月,只是偶尔翻看几页。
今天在飞机上打开从头看,看了几页就开始流泪。
一直在擦眼泪,根本没法好好看下去。
贤妻良母的不甘,对琐碎生活的无力无奈,以及种种暴躁或温情的瞬间,鸡零狗碎的生活,一地鸡毛的狼狈,无法摆脱的困境,好似没有希望。但生活还要继续,一双儿女还要教育抚养,小房子里的鸡飞狗跳屁滚尿流都是那么戳人。同样戳人的还有被感动的片刻,孩子说爱妈妈的时刻,窗前的槐花,透过树叶的阳光……
看到她回忆母亲的章节,更是眼泪横流,无法继续。只能合上书,写几句平缓一下。她记忆中的母亲真是太苦了,生病,瘫痪,被困在那个地方,折磨自己和家人。读到那句,她没上过学,只认识少数的字。和我母亲一样。只是很幸运,母亲没受过那么多苦,虽然现在也年纪大了,各种病痛,但还能自理。
突然意识到,很多和父母生活的细节,我都想不起来了。他们喜欢听什么歌吗?有什么喜欢的影视剧?我不知道。在家里生活的点点滴滴,似乎越来越模糊,如果不认真回想,会不会再也想不起来?经常地,在某个场景,我会突然想到,啊,当年还曾经坐在爸的自行车后座上,罩在爸的雨衣里…对了,和爸妈一起爬山时,坐在山顶,吃了妈妈烙的饼,真好吃。
十八岁离开家到北京上学,再到工作,从此再没有大段的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
我有点害怕,怕忘记那些和父母相处的温暖时间,忘记妈妈在夜里给我备下的鸡腿,忘记爸爸背我上县城,他们老了,在遥远的家乡变得固执,变得陌生。
我和他们,沉浸在不同的世界里。有时候,爱也是折磨。
平凡人的写作,平凡生活的记录,就是有种力量,不见得会破除困难达成什么成就,但可以抚慰一个人的内心,让那些时刻成为永远的记忆,保留在某处。
那些在淤泥里的生活,和从中开过的花,都在记录里一一呈现。所以好好写下来,记住并且感恩,理解爱,理解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