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你:
此时此刻,还好吗?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每次马拉松跑到终点之后,无论成绩如何,我都特别满意,因为每一场都是我当时能跑出的最好成绩?
但是我今天却有点不满意。
这几年来我跑过三次长马,可以说今年是天气最好的一天,也是赛道爬升最小的一次。前两次线路是一样的,起终点都是贺龙体育场。第一次特别冷,下着雨,刮着风,只有几度的样子,冻得不行。第一次又太热,好像有二十七八度的样子,还全程暴晒。今天则是十三四度,阴天,非常适合跑马。
而且,今年赛道调整了,起点放在了杜甫江阁,终点还是贺龙体育馆。这种调整的好处是起跑后沿江的沿湘江东岸向北跑又折返,回到湘江大桥这一段没有明显的上下坡。最后看软件记录的数据,总爬升130多米,以前则是160多米,总下降也相应减少了。
可是,我今年却是我跑得最差的一次。
本来前半程还挺好,我甚至觉得最后跑进四小时不是问题。我也确实在20公里处附近追上了四小时的官方配速员。他们比我早出发几分钟,只要不跟丢,四小时那不是妥妥的吗?
可是你知道吗,二十七八公里的时候,我就掉队了。因为只要想用力,右大腿就要抽筋。跑了这么多次比赛,我以前总搞不清楚大小腿抽筋是怎么回事。之前我只是少数比赛快到终点的时候感觉脚趾要抽筋,八月份哈马终点前第一次感觉小腿要抽筋。可这次真的要大腿抽筋了。
一般的说法是,抽筋的原因是出汗太多,补给不及时或不合适,体内电解质失调。可是我今天还挺注意补给的,是带能量胶最多的一次。盐丸也和平时带的一样,虽然不小心掉了一颗,但应该没什么影响。每次进补给站,我也优先选择电解质饮料。再说,今天天气那么凉快,出汗应该不会太多呀。
而且,除了大腿要抽筋,感觉臀部和大腿都有些酸疼。这个现象好解释,应该和昨天爬岳麓山有关。我本来就很少上下楼,平时经常跑步的地方只有两个很小的小坡,爬山要用到的肌肉就没有得到锻炼,你说能不酸,能不能吗?
还是太大意了。本来今年跑过几次爬升比较大的比赛,我还觉得不太害怕跑坡了呢。
速度慢下来之后,三十三公里又过一次湘江大桥,就更慢了。回到西岸再向北跑的时候,感觉顶着很大的风,不跑快一点就有点冷,但我依然跑不快。
本来心里还在计算着完赛时间,后来觉得四小时已经保不住,也就不再硬顶了。只是最后两公里,因为快到终点了,路边加油声也特别热烈,摄影师也多,虽然还有几个上坡,配速才又有些回升。到终点拱门的时间是四小时零六分。
对了,这次影响成绩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连续两晚没休息好。这也是我的失误,订酒店的时候只考虑了离起点很近,交通也方便。万万没想到它在那么热闹的地方,万万没想到午夜过后依然那么嘈杂。我昨晚一点多的时候还没睡熟,四点四十闹钟就响了,立刻起床做准备。我的运动手表都说因为睡眠不佳,身体恢复的情况出现了倒退,建议我今天什么也不做,只是休息。可是,那怎么行呢?
所以,你说,我这次怎么可能满意呢?
只能说,在这种状态下跑出这个成绩已是很不简单了。
说完这些,再说些开心的事吧。
今天我们从湘江大桥跑下来,开始在橘子洲的赛程时,我就从腰包里掏出了手机,一直攥在手心里。
这是长沙马拉松线路最平、最美,也最受欢迎的一段,大概七公里。而橘子洲本身就是全国有名的跑步圣地,就像北京的奥森。我和同学们十几年前回长沙,那次就一起去了橘子洲,当时社会上还没有兴起跑步热,也没见有人在这里跑步。只能说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那些原本适合运动的场地也被发掘出来。你想啊,在橘子洲跑步感觉有多好,被江水围绕的名胜之地。
其实,拿着手机跑步挺不方便的,不然带腰包的跑步裤也不会卖得那么火。我只是怕错过矗立在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像。
前年跑长马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它,当时好像正在做什么整修,用高高的脚手架围了起来。
我早就想好了,就算耽误一点时间也要停下来与青年毛泽东像合影。这是多么难得又有意义的时刻啊。而我最终也实现了愿望。
不止是我,很多跑友都停下来拍照了,大家互相帮忙,我给你拍,你再给我拍。
而拍完照再跑起来之后那几公里,我也的确感觉脚步更轻快,好像真的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样。
刚刚检查了一下,尽管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跑得更好一些,但实际上,今天已经是我今年几场比赛跑得最快的一次。
那就不再要求更多了。开心开心!
又听我聊了半天跑步和比赛之类的话题,你肯定早就不耐烦了吧。哈哈,那我赶紧收场吧。明天再会。
祝好。
你的亲爱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