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

2025-10-28  11:03

16 1 606

课堂写作

星期一,我用上周五准备的重阳节材料上了三节课。最后一节是九年级的班,平时又吵又闹。我尝试用了“学习站”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五组,轮流在各站活动,每组五分钟。


学生看起来挺喜欢这种可以站起来走动的形式。我觉得下次可以改进的是:确保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份任务单,并且把“学习站”的指示用英文写清楚。


下课前,我让同学们在蓝本子上写一些关于重阳节的内容,例如:《重阳节的传说》或者《重阳节的习俗》。本以为他们能在八分钟内顺利完成,结果很多都写得乱七八糟。


有好几个写《桓景刺杀瘟魔》的传说,把“瘟魔”写出了“病毒”。还有一些一点也不重要的内容,例如:桓景爬了3000个台阶找道长拜师学艺。为什么要强调3000个台阶,而不写道长的吩咐——”在九月初九这天,让乡亲们登上高山,戴上茱萸,喝菊花酒,就能躲避瘟魔“ 呢?


想了想,我在教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是口述故事,然后让学生去学习站看有拼音的书,最后也没有让学生在本子上记录。四五个人看一本书,组长朗读时,肯定有组员没有听进去的。


我的要求是:课堂写作需要在八分钟内写完五句话。所有资料都在教室后面的壁报板上,学生可以过去抄。不会的词语也可以上网查。即便如此,下课的时候,还是有几位同学没有完成。有一个磨磨唧唧的男生在我的教室多呆了25分钟。


我一边改学生的八分钟写作,一边摇头。不管老师觉得教学内容有多简单,都需要在每个学习环节做好 scaffolding(学习支架),不能高估学生的自主输出能力。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黑土   2025-10-28 15:17:44

    我们的传统故事叙事方式是感性的,而现在的孩子从小受科学教育,好像不一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