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姑娘
记录生活的第17天
朋友们,早上好呀!收起凉席,铺上毛毯,早上醒来果然感觉——暖暖的。
(一)观察
昨天上午我对猫咪产生了好奇,想知道猫咪一整天都在干嘛,于是打决定每隔一小时给他拍一张照片。结果是,他一早上都在窝里睡觉,换各种不同的姿势。
如果猫咪感觉热,睡觉的时候会伸展四肢;如果猫咪感觉冷,睡觉的时候会缩成一团。现在辛巴猫咪还伸展着四肢,有毛皮的动物,果然比人类抗冻。

(二)筛选平台
昨天上午一直在写作,写我看到的这个世界。
这两周以来,我试着把我的文章分发到各个平台,以提高文章的曝光度。我一开始选择的平台有10个:公众号、小红书、日课小程序、墨问小程序、豆瓣、简书、即刻、知乎、今日头条、百家号。
第一批出局的平台是:豆瓣和即刻。
豆瓣是一个较为生活化的平台,我平时用来标记看过的书籍和电影,还会发布租房信息等。我觉得它没办法再承载发文这个功能了,我不想将这几件事杂糅在一起,所以就放弃了。未来如果我有再写小说,我会考虑去豆瓣阅读。而即刻更适合轻发布,我的长文很难得到回应,我也很快就放弃了。
第二批出局的平台是:简书、知乎和今日头条。
虽说简书是一个纯文学的平台,但是我真的受不了它的广告了,无限跳转,怎么都关不掉,累了!如果一个平台,连发布这么基础的动作都让创作者感到为难,那估计创作者早晚得跑掉。
知乎是以问答为基础的平台,更适合专门为了某个问题去写文章,不太适合我每日搬运自己的日常文。
今日头条虽是许多博主都会推荐的平台,它日活量多,微头条写起来又轻松。但我觉得我的长文和今日头条不是很搭,如果我自己都不去阅读今日头条里的内容,我很难在里面如鱼得水。
最后我留下了5个平台。
公众号是我每天发文的主阵地、首发地,我会尽量做到日更。我利用小红书的长文功能,无痛把公众号的文章导到小红书去。日课小程序是我写文的起点,那里有我的很多老朋友。我习惯把我的文章再发一遍,看看文友看完会有什么心得体会。
墨问小程序则是我新发现的平台,它像一个做笔记的软件,除了搬运文章外,我还会发布读书笔记。我非常喜欢墨问的合集功能,每次整完一个合集,我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还在墨问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付费产品:落日催更团。我把我这一年的日落整理了一下,包括时间和地点,收费1块钱,邀请人们围观、督促。现在有5个人订阅,虽然只是少少的钱,但我确确实实受到了鼓舞。这大概就是饭饭说的,被用金钱支持的力量。
百家号就更神奇了!我原来只在百度进行搜索,现在小红书和AI发展起来,我甚至都不在百度搜索了。我没想到竟然有人在百度读文章。每次发文后,都会有人给我点赞和评论,虽然没有涨粉,但我也觉得很开心了。
总结一点就是,我在有人情味的地方停留。都说创作是孤独的,但如果一直没有人看、没有人欣赏,还是会很容易懈怠,不知道能一个人孤独多久。
我永远记得,有人在小红书看了我的文章,转头来公众号关注我。有人看了我的文章,留言想和我真的在现实中链接到。有人每天都看我的文章,每天给我点赞、评论、鼓励,我真是太幸福了。
(三)读书会
昨天下午去参加读书会,先喝一杯静心禅茶,后读书交流。4张长条桌并在一起,有两位茶师,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阵仗。会场集齐了40后、70后、80后和90后。
我们谈起“过度欲望”,一起回望渐渐消失的农田、山林,回望那个吃不饱、穿不暖却又幸福感很强的年代,想起环保与积福不在远方,就在日常点滴里,不浪费一粒米,不多买一件衣,随手做些利人利己的好事。有一种死亡,是因为福报没了。
我们谈论生死,谈及中国人缺乏的死亡教育。我的家长对于死亡是回避的,和“死日”相似的“生日”是不能过的,离死亡最近的敬老院是不能去的,说起“今年聚会又少了一个人”的失落是难以掩饰的,担心“自己死后下地狱所以开始频繁前往寺庙”的行为是真实的。

抽到了一张很对镜的卡牌:
赚钱与用钱。赚钱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福报;用钱不仅体现智慧,更体现德行。
我最近就常常在想赚钱的事,哪些钱是我能赚的,哪些钱是我不能赚的。哪些事是马上能赚到钱但我不想干的,哪些事是我真的想做却暂时赚不到钱的。在自己想做的和能赚钱的之间找一个交集。
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投的一张选票。
(四)夜爬
参加完读书会,我邀请朋友去爬磨心山。5点结束,走到山脚下5点半。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在山中一个小时,黑得只能打灯。
上山的时候我走得很快,觉得天要黑了,很着急。害怕,也担心友人不愉快,毕竟爬山是我的提议。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夜爬的人,遇到了一只一步三回头、紧紧很随主人的小柴犬,看到了很美的蓝调时分和夜景,还是很值得的。下山的时候,我也渐渐收起了内心的恐惧。有一段路有一位大哥同行,安全感多了几分。
原来,我有这么多的恐惧啊。
最后跟大家分享昨夜的美景,由男友进行剪辑,感谢他。也祝大家开启美好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