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

2025-11-02  23:15

4 0 907

成年人、慢一点、只要前进就行了

我有几天没写了,没写的原因很多。起初,我想写一点自己改变后的成就,就是找不出可以夸耀的来写。最近,工作生活一片混乱,也没看书了,凑凑文字,都凑不出。成为一个写作困难户。


我不明白自己,为何那么执着写作。日课打卡结束了,不写不会被罚款了。写作又没有钱,何苦呢!


那就写自己的感悟吧!等有感受要写的时候,我却跟朋友喝酒去了,或者刷手机视频了。我的感受都让酒精和快节奏视频带走了,只剩下一副麻木不仁的躯壳。我想起王朔写的一篇小说名字《橡皮人》,好像自己啊!



我脸皮很厚的,我一直以为,我的脸皮厚度是无法测量的,毕竟经过几十年人生风雨的修炼,功力颇深。现在,我开始觉得不好意思了。


我订了计划,不熬夜,结果我是一夜情更深,熬的更晚,比如,昨晚我刷手机视频,刷到今天凌晨四点多才睡。我居然忘记时间了,如此的忘我,废寝忘食,如果把这股劲头,放到学习英语上。不会一篇《风物广西》英语导游词,背了一周,才背到一半。


我羞于自己的执行力,跟不上我的想法。我只知道整天喊口号,自嗨了,一切依然如旧。想起一句话“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是我的真实写照了。


但羞愧也是觉醒的开始。


我想起两个名人改变自己的故事。J·K·罗琳在单身母亲的窘迫中,利用女儿小睡的间隙写下《哈利·波特》;村上春树三十多年如一日,清晨四点起床写作后坚持长跑。这些闪光的故事背后,是他们的长年坚持的结果。


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的不是苛刻到窒息的时间表,而是三个温柔的约定:


第一,给每个微小的开始五分钟。想写作却无从下笔?先打开文档写五行;想早睡却放不下手机?先闭上眼睛五分钟。起步的阻力往往最大,但只要开始了,惯性自会带你前行。


第二,用“完成”代替“完美”。不必等感悟深刻时才动笔,琐碎日常也值得记录;不必等整块时间才学习,通勤路上也能背一段导游词。完成六十次,好过完美一次。


第三,在失控中学会自洽。偶尔熬夜不必自责,第二天调整就好;暂时搁置计划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记得重新出发。自律的真谛,是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温柔相处。


这一年还剩一个多月,还可以去改变自己。不必期待瞬间蜕变,只要今天比昨天早睡十分钟,这周比上周多写几行字,就是在打破“橡皮人”的魔咒,蜕变成新的自己。


加油吧!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