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对戏剧性产生深深的倦意。
可能是自小看的戏剧已经足够多,或者是身边的drama已经足够多,审美疲劳了吧。连多年追看的美剧,也看出了编剧感,很难入戏。
更不会像年少时,常常用剧中人的生活激励自己。
二十年前看《死亡诗社》,深深感动,幻想自己也能成为那样一位老师,或者是那样一个孩子—虽死不能妥协。
然而现在再看,满心都是对那老师的埋怨。
戏剧性太多了啊老师!以至于让正常的生活失去了颜色,以至于跟父母谈起柴米油盐让那孩子觉得生无可恋。
但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失去了可能性。
如果说对自己的少年时光有什么后悔和遗憾的,就是看了太多小说和电影。
真想回去摇摇那个小姑娘的肩膀,扯掉她手上的小说,塞给她《自然》或者《科学美国人》或者《大英百科全书》,带着她去种种菜,做做饭,缝缝补补,过有点儿辛苦但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