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孩子告诉我,她梦见Susie(幼儿园班主任),梦见她回到了幼儿园,吃了好多东西,和小盆友一起玩,好开心。
我跟她讲如果想老师可以让老师知道。我可以将手机借给她。
就这样,孩子直率地把她做到的梦,想老师的心情都说出来了。“如果我是老师,我听到学生说想我,我会感动的!”不禁眼睛有点湿润。孩子见了说,“你总是一下就感动。”哈哈哈,我乐了。“你一这么说,我也感动”。娃补充。
是,多少次,我因你而感动,你因我而感动。我们几乎同时因一个事件而情绪上升,大多数欢喜与感恩,偶尔愤怒,时而又因为外界的悲凉而叹惜难过......
今天体育节活动,难得可以带上电话手表,中午你给我打了3通电话。到托管中心给我打一通,吃完饭再一通。睡前又一通。说想我,睡前想跟我说声“妈妈我爱你。”
晚上吃苹果时,你说妈妈我想你陪我吃苹果,你也吃嘛。坐到我身上,塞苹果到我嘴里。实在是撒娇高手!
我在看书,你拿过来几支荧光笔说,妈妈这个给你。你之前看书用这个笔来划线的。太贴心,忍不住亲亲这柔美的小脸蛋。另外,还有惊喜,说想试着自己睡,不用我陪。
我想,作为老母亲的我应该算是自己度过了孩子幼升小的焦虑期。焦虑什么呢?面对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完成作业的新小学生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可以独立、聚精会神做作业。稍有一点不专注,就怕孩子在这过程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孩子不认真,而是我对孩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过于焦虑。
前不久,见前辈,谈团队管理时,轻易地聊起育儿话题。我问他(孩子在美国名校读博士),在教育过程从不批评孩子吗?
他问我为什么批?
我问真的没批过,就没有需要批评的时候吗?
他再问,那你告诉我,为什么要批?哪里需要批评。
我说,好吧,问题好像在于家长不够耐心。
前辈说:对咯!你都知道是家长问题,那批评孩子有用吗?
嗯,就这样,三言两语点通,在我能改变的事上花功夫。修耐心!于是,在近日又出现母慈子孝的祥和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