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主持人李咏老师逝世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一时间,不敢置信、惋惜和悲伤淹没了我们。作为一名从小看李咏老师的《非常6+1》节目的孩子,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慢慢接受这一残忍的现实。
这一切实在太突然了。
今年真的可谓是多事之秋惊雷遍地。
先是几位相声界的大师,而后歌唱界的大师,再是李咏老师,主持界的一位巨人。大师们相继辞世,空留亲人悲嗟世人长叹。
上帝不开心了,于是拉着大师们去天堂讲相声;光听相声又觉得缺点儿什么,于是唤走了音乐大牛来添彩;可是上帝还贪心觉不够,思来想去觉得还缺一名好主持,便带走了李咏老师。
还有几月便是新年。所以,大约敬爱的大师们,此刻,正在开心认真的排练着天堂的春晚吧。
我向来对于生死这件事情无比介怀。最见不得听不得这个世界上发生死亡的消息。
初中学习古代史的时候,书本讲到秦始皇汉武帝在人生后期开始惧怕死亡寻仙求药想要长生不老。虽然求药的过程伤害了不少无辜,书中也把这一段历史总结为“英雄暮年坠入迷信”。可在读那一段历史的时候,我却是切切实实能感受并理解这些雄韬武略的伟大英雄们,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惧怕和对生命的渴望。
所以小的时候看《西游记》,我无比崇拜孙大圣。因为只有他能自如来往阴曹地府,能有办法控制得了生死簿,留得住想留的人。那时我每晚睡觉前都要虔诚的祈祷,暗自希望哪天能在梦中夜游一趟地府,将我爱的人的名字全部从生死簿上划掉,这样就可以跟家人朋友一起虚度年华、潇洒欢畅,直到地老天荒。
长大后,死亡这个词开始变得清晰。它如同一头凶恶的猛兽,无情的撕咬着包裹着柔软内心的透明外衣,一次又一次的向我宣泄这个世间的残忍。
这世间有无穷的知识,也有数不清的教科书。可从没有哪一本书哪一种知识,是可以教人如何从小练习面对和接受死亡的。每一次面对死亡,我都不知所措,这种无力感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浓。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叫做《父母老了,以后夜里不能手机静音》。文章简单朴实,却击中了我的泪穴。作者有两段话,特别让我触动。这两段话是这样写的:
“都说中年人如惊弓之鸟,上有老下有小,在事业上拼命奔跑,回头望,父母日渐苍老。这世间最无情的,就是时间。”
“我们忙碌了一天,觉得对得起自己,可是父母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枯萎凋谢了。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掉了叶子,变得光秃秃的,连轻如羽毛的阳光,都承载不住了。”
鼻子一酸,眼前模糊,五味杂陈。
人生所有的相聚,都如同一场盛大无比的筵席。可筵席总有离场散去的那一刻,离场时的凄凉,便是生命中最无法分享的大孤独。
上半年的时候,我的好友蛋君经历了一把人生的惊惧与恐慌。蛋君的妈妈不幸被体检出患了乳腺癌。从阿姨在家中感觉不适,到去医院检查化验、确诊,商量敲定做手术,最后手术成功,脱离危险,蛋君跟家里的亲人就如同陪着阿姨一起走了一遭鬼门关。
蛋君后来跟我讲,那段时间她每天恍如置身炼狱。白天坐在妈妈的病床前,一边拿着电脑加班一边守着妈妈,眼睛余光时刻关注着妈妈,精神高度紧张。到了夜里,每个晚上她都不敢睡着,妈妈稍稍动个手指,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会变得急促。
蛋君告诉我,那日等在手术室外的时候,她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第一次感到了瑟瑟发抖指尖冰凉。她的爸爸就坐在旁边,她把爸爸的手臂紧紧的抱着,死死的盯着手术室的灯,不敢呼吸。那一刻,她的世界安静得可怕,走廊上所有人的心跳节拍她都数得一清二楚。
蛋君说,手术室灯熄,她目光直直的看着医生从里面走出来,跟她爸爸说了一长串的话。具体什么话,蛋君说那时她的脑袋一片空白完全没听进,只听到了“非常顺利”这四字,眼泪“哐”的一下就掉了下来。那一刻,几夜不眠不休的她,在医院人来人往的大长走廊里,倚在冰冷的椅子旁,哭成了一个大傻子。
我向来是知道蛋君的坚强的。她的坚强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无惧世间一切,面临困难从不退缩从不畏惧的。如果问我认识的所有人里面,谁的心脏最为强大,那毫无疑问,蛋君绝对是那唯一的人。阿姨手术的那几天我没能在蛋君身边陪她渡过那一场艰难。虽然蛋君后来告诉我这些经过的时候,一脸的平静,但我能想象出在那几个静谧到可怕的夜里,惨白月光下,蛋君无边的孤独和恐慌。
我看过许多小说,但最看不得的,便是那些讲述世间别离的故事。前几日,我跟蛋君聊天时还说,“如果上帝能满足我一个愿望,我要让我和我爱的人都能活到时光的尽头。这样就不用面对那些最可恨的生死别离了。”
蛋君想了想,回复我说,“不行,那会很孤独的。虽然你最亲密的人会一直在,但你们会一起见到这世间其他生命的消亡,世间万物的更替到最后都会成为你们生命中无比难过的那个瞬间。”
一语惊醒梦中人。孔尚任先生曾在《桃花扇》中写到,“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我无从得知写出这些句子的孔先生在创作当时是一种如何心情,可我读来却是满心悲凉。
朱楼、宾客、楼塌,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历程。生若夏花,逝如冬雪。人类在无垠宇宙面前渺如蝼蚁轻如尘埃,生死均无定数,只有活着和当下,才是为数不多能让我们真正能握在手心里的。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如斯。
或许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更加珍惜世间的生命。我们常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可事实上,又有多少是可以真正掌握得住的呢?
死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个念头一个辗转,就可以出现在我们面前,且穷极宇宙也不可逆。
死亡是一个无比可怕的词,但唯有懂得了它的含义,才让我们更珍惜生命的意义,珍惜身边每一寸风景每一个心爱的人。
阿姨手术完后,每个周末只要蛋君不出差,她都会在周五的下午马不停蹄的飞奔回家,然后在家里住上两天。
蛋君说,她曾经觉得人长大了就是应该是一个肉体远离家乡灵魂自由翱翔的独立个体。可如今她才明白,真正的灵魂自由,是能在阳光满溢的午后,与家人懒懒的窝在一方天地,在岁月中静静书写专属彼此的美好。
生与死,总是最沉重的话题。
我不奢求自己能在一夜之间学会去勇面死亡的残忍,但我能让自己更加明白生的要义。生命太脆弱,希望我们都不会成为那只惊弓之鸟。
一生太短,世事无常。
如果爱,请深爱;既然活,那就用力的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