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完今天的带娃流水账,血槽已空,没精力在写作业了,拿流水帐来凑数吧。
C是我女儿,L是她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每个周六早上,L有一个半小时舞蹈课,一个半小时钢琴课,下午四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绘画课,我和她妈妈约好每个周六一起吃午饭,之后俩孩子可以玩两个小时。我一直跟她妈妈说小朋友课太多了恐怕吃不消,她妈妈说周围孩子都这样,全部课压在周六也是为了什么周日能有机会出去玩。
对这种教育方式我不赞同但也不批判,这是相当一部分幼儿园中班以上孩子的状态,小学以后会埋没在作业堆和辅导班里,小朋友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搞这些玩的兴趣班,时间会花在能够有产出或者更功利的特长班上。竞争环境如此,孩子们也会互相“攀比”谁会的更多,主动要求学这学那。
今天中午如约一起吃午饭,吃完饭L得写作业,因为明天有其他安排没时间写,C画了一会儿画,做了一会手工,等L写完作业一起玩。L本来就累,写作业也不情不愿,等写完的时候,情绪已经濒临崩溃。俩孩子一起去房间里玩,过了一会儿,我听见L在发火,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你想让我生气吗?
很快,C从房间里出来,我看她表情倒还平静,以前碰见这种情况会立刻哭起来,她走到我旁边说妈妈我想把刚才的手工做完,你陪我吧。我一边陪她做手工,一边留心着房间里的L。L妈妈约了装修师傅在量窗户准备加护栏,并没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几分钟L出来了,站在墙边,一直看着我们,表情又生气又委屈,我知道她在等C去哄她一下。看看C,她假装没看见,低着头。我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件事呢,C本来也没有什么错,她不愿意去承受其他人的负面情绪,是她的自我保护。我找个台阶给L下,你是不是累了呀,过来我读故事给你们两个听吧,你可以坐我腿上噢。倔孩子一动不动。我等了一下,又问她喝不喝水,她还是一动不动,真能忍啊。。
最后她怒吼一声C你真的不跟我玩了吗?随后走到我身边。C这时也在找台阶下,她先去挑了一本贝贝熊,L在书架前走来走去说家里的书都不好看没意思。我开始读贝贝熊,L被故事吸引了,静静听完,还是有点气,说轮到我了,去挑了一本巨厚的恐龙百科。
我开始给她讲这本恐龙百科,讲的时候很小心避开那些C会提十万个为什么的坑。C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去挑了一本冰雪奇缘。
L终于扛不住说她累了,她妈妈抱着她坐在沙发上,我给C讲冰雪奇缘,L又被吸引了,伸着头凑过来看,有的地方没太听懂,大吼再讲一遍。她妈妈立刻严厉地说,态度好一点。我说没事,我一会儿从头再讲一遍,你就可以听懂了。
后来,老公来接我们,我们就走了。临走时L累劲儿已经过去了,心情不错。
晚上临睡前我很想和C讨论一下这个社交问题,就问她,L今天发脾气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她说不耐烦,发脾气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又问,那你生气吗,她说不生气,就是觉得没意思,所以不想玩了。
我夸她做得很好,没有被对方的负面情绪激怒,更没有发生争执,只是默默走开了。我也告诉她L情绪崩溃是因为累,人累了一定会情绪崩溃,你还没有能力帮她,能理解她就好了。
她絮絮叨叨跟我扯了一些新朋友旧朋友的事情,说交到很多新朋友,就没那么想念旧朋友了,跟旧朋友玩的不开心的时候,宁愿去找新朋友,有时候更愿意跟妈妈一起玩。
扯了很多,我最后还说到,并不会世界上每个人都爱你的,不认识你的人自然不会爱你,认识你的人也不一定就爱你,人和人交往,尊重最重要,并不是一定要爱你。
也不知道她听懂没有,不过我今天特别高兴,她把自己的感觉表达的十分准确。曾经她的社交是我的一大心事,过于敏感,非常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绪所影响,越好的朋友越容易影响到她。
读国际学校这一年半以来,除了语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识别自己的情绪和社交练习。记得去年在B校的时候,学校有一个类似教训目标的文件,小班学习识别部分情绪,也就是大类别,happy或是sad,老师经常询问他们的感受,如果自己说不出来,老师会给一些备选答案,如果继续升班的话,需要识别各种复杂的情绪,自己的,以及别人的。她这方面得到很好的引导,至于控制情绪呢,她只是学会了自己先冷静一下。
今年转到A校以后,不知道是老师没有经验还是学校不做这些条条框框的规范,我没有得到具体的反馈。但总体而言还是十分放心,大了一岁的女孩子们明显心眼多了起来,各种小团体也初见端倪,但我看得出,她有自己的判断,也能够找到令自己舒服的交流方式,我想每周一次的咨询课功不可没。
总是不由自主对比国内幼儿园和国际学校的教育方式,国内幼儿园自然也是讲规则,讲礼貌,唱歌跳舞画画运动,并没有提前教学,提前教学的基本都是家长在外继续报班。说起来也是天天玩乐的幸福童年,但似乎并没有人关注过情绪引导和社交练习。在C读国际学校之前,我也认为这是自然而然发展的,跟长身高体重一样,不需要过多干预,只要把孩子们放在一起玩就好了。
然而这两年,我越来越觉得这件事的重要,孩子学着认识自己,之后才能发展出同理心,即便是将来她没有什么出色的学术成绩,没有什么特别的一技之长,将来泯然众人混日子,只要她能够与这个世界自在地相处,不会轻易否定自己,我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