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0月28日上午10点08分的一场公交车坠江惨案,这段时间的新闻和舆论一直是此起彼伏纷纷扬扬。
作为一个对死亡特别惊惧的人,当11月2号看到公交车黑匣子的部分影像被放出来时,我的心跳在那一刻停了好几拍。
几秒之前,言语还在激烈;几秒之后,尖叫不绝于耳。视频在一片晃眼的白色中戛然而止。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看后唏嘘一下就完了的影视作品,这是惨绝人寰在身边活生生发生的悲剧。我不敢去细想,那戛然而止的后面,究竟录下了多少生命最后一刻的绝望、悔恨和痛苦。甚至,那样的念头在脑中一冒出,瞬间我的鸡皮疙瘩便起了一身。
那个中午,我没吃饭,满脑子都是横七竖八的念头,满耳都是那些哭喊和尖叫,心堵到胃里都是满满的。
昨日在家昏昏沉沉待了一整天,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最终我还是决定记录一点什么,希望多少能慰藉天灵警示自我。
PART 1
有人说,想过无数个事故原因,想过是司机突发病症,想过是公交车临发状况不可控,可从未想过,竟是因为人祸。
5分19秒,何其之短。恰好是半个课间休息的时间,是一首歌的时间,甚至可以是一段主持人开场的时间。
可就是这稀松平常的短暂时间里,15个人的生命轨迹被硬生生的改变,15个家庭命运从此被改写。
视频一出,众人纷纷责骂那位因坐过站而对司机恶语相向甚至施以暴力的阿姨。的确,倘若不是她对司机情绪进行疯狂干扰,也许这桩惨案就能少一成发生的几率。
其实我或许有点能明白那位阿姨当下的心情。也许家中正有亲人焦急的等着自己赶回,也许家里的汤正炖着等着自己掐着点儿回去关火,可就因为错过一站,就要晚到十几分钟。我能想象那一刻阿姨内心的焦躁和烦闷。
那时的江风吹来的不再是清风伴我归的惬意,而是将火烧赤壁里的火把引成熊熊烈火的致命一击。情绪被点燃的那一刻,也许她自己也没想到,接下来老天给她安排的戏码是,情到激动处开始演化成手中的暴力,而手中的暴力最终激出死神的浪花。
留意过书店的人都会发现,书架上关于研究人的情绪的书籍比比皆是。类似于《不要做情绪的奴隶》、《科学管理情绪与压力》、《不抱怨的世界》、《别让心态毁了你》等等,虽然没看内容,但光看标题就能大概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见人的情绪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具有强烈的难控性和毁灭性。
阿姨的悲剧在于,虽然路线改道归家延迟令人不悦,可若是能对情绪多一点控制,总归是能安全抵家。公交司机的悲惨在于,纵然突然遇到迎面暴击的坏情绪的人,可若是那一刻能多一丝冷静,车子总不至于偏离轨道得那样彻底。
之前看过一句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调皮得很,如唐僧西天取经途中的那九九八十一难般,它总要给每个人设下或大或小的磨难考验,然后赖皮戏谑的隐坐在一旁,静候每个人登台表演。在这期间你遭受了什么,它是丝毫不在意,也完全不屑去管的。而等在观众席的嘉宾们也没心思去关心,他们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搭建自己的舞台,让自己的表演更顺畅更完美。
真正能关心和把控你内心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所以,当情绪来的时候,不要期待其他人能理解,能帮忙控制。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将情绪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做损人不利己的过激反应,不给自己添堵不给他人添乱,不要让这个世界的美好毁在自己骤然爆发的坏情绪中。
同样,在坏情绪找上门时,我们也不能被打乱阵脚。郭德纲先生曾说,“生活中一定要远离那些不守规则的人,因为雷劈他的时候,可能会连累到你。”那些人的坏情绪是他们自身的错,是他们没能遵守内心平和的法则,不怪你。漠视规则的人,就是漠视生命,终将被现实致以狠狠一击。我们要做的是,泰山崩于前而行不改色,不跟其同流合污,不跟其两败俱伤,不跟他一齐沦为情绪的奴隶。
有人说,如果阿姨能懂得多遵守一点社会规则,对自己多一点平和对他人少一丝苛责,不轻易发起挑衅;如果司机当时能在那位阿姨争吵时就把车子靠边停下,用一个更柔和的方式去处理这场纠纷.....
可这个世上,终究没有名叫“如果”的这剂后悔药。
PART 2
在这场惨案中,有一点令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围绕着跟公交车迎面相撞的那个红色小轿车司机的报道。
最开始,在黑匣子尚未出现的时候,网络上新闻里铺天盖地的全是对事故原因的猜测,字里行间丝毫不掩饰对开红色轿车的司机的影射和指责。
“事故由私家车逆行导致”、“系小车逆行与大巴车发生碰撞导致”“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目前,私家车女司机已被警方控制”“事发前轿车女车主逆行”......
一瞬间,舆论开始对着这位“逆行惹人祸”的女司机口诛笔伐,网络上也是层出不穷的恶意咒骂,有人要求对该名女司机采取人肉措施,把她挖出来接受大众的道德审判,也有人开始探讨这个社会容许女性司机的存在是不是太草率。
我不禁想到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故事讲述了一位消防员队长,在一次救火事故中不幸身亡,因为火势严重,同行的整队成员均被吞噬无一生还。但因有“目击者”称,曾在事故发生后看到过神似队长的男人。于是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批判这名消防员队长,广大民众唾弃他和他的家人,其他去世消防员的家属也开始对队长及其家人产生了无限的恨意。最终,伤心痛苦绝望的队长妻子带着小儿子投湖自尽,大儿子始终不愿相信父亲是放弃队友自私逃跑的小人,在去找电视台试图说明情况的时候,错失了救下亲人的最佳时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就这样在一把把不见血的无形尖刀面前,活生生的走上了毁灭。虽然多年后,在拆除这栋被火烧毁的大楼时,工作人员发现了队长的尸骸,为当年冲在最前面的队长洗清了冤屈,可留在少年心中的那些创伤一辈子都无法消失,因舆论压力选择自杀的家人永远都无法再醒来。
网络节目《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题是“键盘侠究竟是不是侠”。那期的内容很丰满,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撞击到。薛教授说,“键盘侠并不一定代表正义和公正,他们造谣的成本很低,但公众辟谣的成本却很高。”
古往今来,我们提到“侠”一字,想到的都是正义和无畏。可许多键盘侠在打下手里的那行字时,打的虽是言论自由的旗帜,言语为剑网络为盾,最终却是肆意诱发网络暴力而不觉,还自以为宣扬的是难得的正义。
《克雷洛夫寓言》里有一个故事:地狱里举行庆典,但不料,因诽谤者和毒蛇谁该排在前面起了争执。双方久争不下,后来魔鬼出来主持公道,将诽谤者排在了前面。魔鬼说,毒蛇杀人有形,危害有限;而诽谤者则杀人于无形,让人无处可躲。
很多时候,那些自以为是的键盘侠们,都是远胜于毒蛇的。
我不知是该庆幸那位女司机及其家人的心理够强大,还是该感激相关部门对真相的揭露及时,让电视剧中的悲惨情节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但我依然无比后怕。
在网络出现前,我们依赖新闻记者们给我们发掘和报道真相。那时候,一个记者的报道稍失偏颇,便能轻易扭转舆论走向,摧毁一个家庭。如今的网络,发达到令人害怕。在如今这个时代,比记者报道更可怕的,是躲在键盘背后的无数个看不清面庞却有着无穷言论下限的那群人。
如果说记者的报道是一根针,那数不清的键盘侠们敲打在网络上的言语便是一个迅猛而下快准狠的毒针阵,没有谁知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该对不知道的真相延展无谓的恶意。谨言慎行,在如今言论渠道四通八达的时代,更为重要。
PART 3
惨案发生后,有声音指责说车上其他13位冷眼旁观的不作为也是催命符之一,可5分钟19秒的时间,何其之短。
也许有人尚未弄明白发生了什么,疑惑就随着生命在下一刻一同陨灭。又或者,如果是你我在那趟公交车上,坐在前排可能还会有些担忧和劝阻,可若是坐在后排,也许就会是沉浸在耳机和手机搭建起的小世界里了。
灾难发生时,众人都是措手不及,灾难发生后,旁人皆是孔明先生。
我相信他们都明白,世界不是一座孤岛,丧钟终为自己而鸣。只是那一瞬间太过突然太过短暂,让人无法预料更无从反应。
鲁迅先生曾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但我仍旧相信,在这无情世间,人心总是有温度的。
如那逝者之一的家属,身为搜救队一员,虽然得知父亲在离家几百米的地方突遇横祸,他依旧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的继续完成搜救工作。就连父亲遗体被确认,他也只是匆匆赶回家“见”了父亲一面,便再次赶往搜救一线。七尺男儿不是没有悲伤,可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其他逝者的尊重心疼,让他强行压下了个人的悲伤,转而托起心底里那最柔软最温暖的善意,点亮了冰冷无情的一江秋水,照亮了公交车上那不幸的人儿们归家的路。
宇宙太大,我们都太渺小。任何时候,都千万别轻易去谈自己已了解全部人性。人性的光芒,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许多暗黑缝隙中,不被察觉轻轻悄悄透着微光的。
逝者长已矣,希望这场悲剧带给世人的不是无尽的互相指责埋怨,人血馒头不饱肚子,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丝遗憾,领悟到星点教训,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世事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无穷的压力。
可如果大家释放的都是善意,也许善意能从贫瘠土壤中开出一束明媚的朝天花。你一束我一束他一束,最终化解掉漫天的阴霾也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