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真的很奇妙,眼前的事经常忘记,反而很久远的事情,记忆即便模糊,却似乎永远不会忘。
比如我先生的奶奶,今年92岁了,记性和耳朵已经大不如前了。但奶奶却经常跟我讲民国某某年的一些往事,其思路之清晰,着实令人吃惊。
我也是个忘性十足的人,偏偏小时候的事,却记忆深刻。
如电影里主人公无意中打开某个神秘通道一样,今天与一位家长聊到孩子的娱乐问题时,无意中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童年往事。
童年的记忆如蜜糖,轻轻一舔,香甜可口。
记得那时候的娱乐五花八门,但所有的娱乐都有极高的参与度,特别是玩具,全部是自己做的,如今回想起来,深感孩提时的动手能力之强。
印象最深的是跳皮筋的游戏,那时候,大部分小女孩子书包里都有大大的一团黑色橡皮筋。记得我就有过这么大大的一团橡皮筋,不记得是去哪里弄来的一个坏了的自行车轮胎,拿回家慢慢用剪刀一圈一圈绞,最后才绞成了长长的一条皮筋。
说起跳皮筋,我身边每个小女孩儿都是高手,记得是两个女孩一人一边把皮筋拉直,先蹲下,把皮筋靠在脚边,从脚踝开始跳起。跳过了,就升到小腿、大腿、腰、腋下、脖子、头顶,最后就是双手举高伸直,这个高度,几乎大部分女生也是能跳得过的。
每当皮筋太高,跨不到时,可以先用手将皮筋往下拉,乘它上弹时,赶紧伸脚一勾,速度要很快,勾住了,基本就过了。
有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是上学跳、放学跳、吃过晚饭还在跳,简直着迷了。而我,也在无数次的锻炼中成了此中高手——那时候,高举过头顶的高度虽然有点难度,但“死”几次后,也就能跳过去了。
小时候自制的玩具也是够多的了,我记得除了剪皮筋外,还自已缝过小沙包(像糖果那么大)、用厚纸皮折成方形的小纸包拍着玩、跳方格、掦小木棍……
那时候还玩七步抓特务、丢手绢等等,各种花样层出不穷,既好玩又不花钱。
如今,小朋友的玩具也五花八门,但全部都是要父母花钱购买,既增加了父母的负担,对孩子而言,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动手的机会。
难怪孩子们家里玩具一大堆,却还整天高喊无聊,除了现在的孩子缺少群居,缺少玩伴外,也是各种玩具来之太容易,少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