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墨

2019-01-10  11:28

399 5 2542

惊险穿越乌金峡

乌金峡位于黄河上游,在甘肃省白银市境内。西起水川镇五柳村,东至平堡乡的金峡村。曲折蜿蜒,两岸群山林立。南岸地势更险峻,北岸相对南岸略平缓。由于风景奇丽,当年吸引了本市许多徒步群的青睐。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报名参加南岸穿越或者北岸穿越。

北岸穿越我参加了两次,而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却是唯一的一次南岸穿越。充满着惊险刺激和盲目自信,现在回忆起来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那次去穿越的六人,没有一人走过这条路,全凭着一腔热血在一位是本地人的同事带领下出发了。这位同事也是我们六人中的一员。

大家搭乘大巴车到南岸穿越的起点,兴奋的爬到山顶。看着南边连绵起伏的群山,北边蜿蜒晶亮的黄河,黄河边整齐的村落、庄稼地、塑料大棚。高兴的把手拢在嘴巴上大声高喊。我们边走边欣赏风景,呼吸着清新自由的空气。

走到中午,大家坐在平坦的山坡上吃着自己准备的午饭,眼前是大山,是黄河,视野特别开阔。吃完以后,继续上路。一直沿着别人踩出的一条小路在山脊上前行。走着走着,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要不要到岸边看看。出来的人都有很强好奇心,因此大家都同意去看看。

离开了主路,扶着山岩和杂草,顺着一条雨水沟下到了黄河岸边。看上去黄河水是粘稠的,颜色红褐色,静止在河道里像我们盛在碗里的玉米粥。对岸的石壁就像刀削斧凿一样直立着。两岸离得很近。

以前看到过一个词“静水流深”,一直想象不出它是怎样的状态。看到眼前的黄河才体会了它的意境。黄河一路翻着水花欢笑着进入乌金峡,一下子安静下来,但是她真的是平静的吗?不是,她用她表面的平静掩盖了她内心的博大精深,内里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

“时间不早了,赶紧上路吧。”几个女士建议说,女人出来就比较操心。这时大家讨论着是原路返回走到主路上去,还是沿着岸边往前走。领队建议不走回头路,大家也没有提出疑义,于是开始了冒险之旅。

路越走越难,脚下已经没有路。刚刚那样平坦的雨水沟再没有遇到,大家都知道不能再这样走下去,必须回到主路上。有一位个大腿长的伙伴走到面去了,远远的听到他喊前面有路了。可是由于他走的快,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过去的。眼前可以看到的路是直立在黄河岸边的一处峭壁。我自告奋勇做了探路者。

手攀着岩壁,脚踩着只能容下半个脚掌的山石突出,脚下就是静静流淌的、深不见底的黄河。大概也就是两米左右的距离,当时心里并没有害怕,可是手心、脚心、额头明显都冒汗了,后背的衣服被风一吹凉飕飕的。后来每次想起,我都有和死神擦肩而过的阴冷感觉。真的后怕。

我边走边给他们说:“你们不要走这儿,太危险了。”路真的就在脚下,只要你走,不管多么艰险都会在你脚下出现一条路。他们就踩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路,而我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我们汇合到一起继续爬山,男男女女像苦行僧一样。终于走到一条雨水沟前,雨水常年冲刷的山石裸露着,没有可以抓握的地方,只有凸起的地方可以落脚。我们都采用四肢着地状往上攀爬。气喘如牛就是我们这会儿的写照,大口大口的出气,胸腔还是被憋的生疼。

终于走到了平坦的山脊,大家稍事休息。休息的中间,队友还不忘去把山坳里发现的一棵野百合花拔上来。拿着花一顿拍照,刚刚的艰难险阻已经随风吹走了。把花插到背包上继续出发。这时大家还不知道我们并没有走上徒步人常走的主道,这是一条牧羊人走过的羊肠小道。

迷路了。当我们意识到时,太阳已经西沉。这时候大家的水已经喝干了,山脚下有牧羊人准备的塑料水桶,他们不管不顾的舀上解渴。我比较耐旱,所以没有感觉口渴。而且我也不会去喝那个水,谁知道喝了会不会拉肚子呀。有牧羊人的水桶说明离目的地不远了。脚下有路,通向不同方向的路,可是哪条路才是我们的路呢?不会要在山上住一晚吧,山上会不会有狼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时,路上遇到一个傍晚进山挖蝎子的小伙,给我们指了一下出山的方向,并且留了一个他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开面包车的,可以送我们回家。但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出山。

眼前山坡下一处小土院子吸引了大家目光,领队说是牧羊人休息的地方。大家都朝着小院子走去,山坡上一层细沙,很难走。脚趾顶着鞋子有点儿疼,于是我慢慢的斜着走。后来听同伴说这段路把几个人的大母脚趾甲都顶成黑色了,我可能比较小心,幸免。

有一位瘦削,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人从院子里走出来。看上去有70岁左右,穿一身黑颜色衣服,肩上搭着一双黑雨鞋。他听了我们迷路的事,让我们跟着他走,他正好要出山回家。我们一听高兴坏了,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喜悦。

别看老人岁数大,走起山路来就像走平地。我们走的是一路磕磕绊绊,老人走的平平坦坦。到了一处雨水沟,沟里积满泥沙。现在才知道老人肩上雨鞋的作用。只见他坐在地下从容的换上雨鞋,把换下来的鞋夹在胳肢窝下就朝泥沙走去。

我们一看不能落下呀,立刻脱掉鞋袜,赤脚跟上。我一开始还担心泥沙里有东西扎脚,走了几步还挺舒服。于是又抢拍了几张难忘的照片,匆匆跟着过了泥沙滩。以为马上就能到金峡村了,大家也放松下来。太阳更西了,我们把脚上泥沙随便搓了一下,我没有穿袜子直接穿鞋。

抬头看老人已经上路,太阳只剩下余晖。走了一段路,天已黑麻麻一片,前后都看不清楚人。这时候才发现跟上老人的居然就剩下我们两个女士,其他人都在后面。山路崎岖不平,而且拐弯抹角。为了不让后面的人掉队,我充当了联络员。走一个拐弯处就给后面喊话“往前走左转”,“前面有个坑,小心。”

七拐八转,脚下的路平坦起来。耳朵里传来人声,眼前影影绰绰的出现房屋的轮廓。心里不仅大呼一声:走出来了!

赶上前面和带路老人一起走的同伴,带路的老人已经回家了。我们等到大家到齐了才知道,一个同伴腿上旧伤复发,还有一位同伴脚趾头疼得落不了地。另两个搀扶着着受伤的同伴在黑暗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单人走都费劲,何况还要照顾一个人。为他们点赞,也为我们的这个集体点赞。

晚上9点多,我们就像一群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一样,坐在一户农家门口歇脚,农家人很热情的给我们拿来水和吃的。水是那么甘甜,食物也是那么美味,抵消了一天的惊险与疲惫。我们约的面包车到了,对农家千恩万谢后我们坐上回家的车。

这一路我们领略了奇丽风景,经历了艰难险阻,感受了乡人们的热情。同时更加感叹他们在山里生存的能力。


上一篇

请大家多多指教


关于日课

举报

  • 大雪   2019-01-10 15:09:46

    一次难忘的经历就是一次意志的磨练

  • 一苇   2019-01-10 13:31:39

    果然是惊险!险!累!但是也美!类似这种经历,我也曾有过一次,直接挫败了我说走就走的勇气。但是,人生真的需要这么一次行走,才会有脱胎儿出的对人生的热情!

  • 淑绒 7组   2019-01-10 13:17:26

    乌鞘岭隧道也是有故事的隧道哇

  • 浅墨   2019-01-10 11:39:26

    @小宇宙 乌鞘岭离咱家远点儿,先把我爬过的咱家山都写写,哈哈哈。然后再写远的。乌鞘岭我路过,没真正接触过。

  • 小宇宙   2019-01-10 11:34:15

    哈哈,下回咱还可以写乌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