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那之后又过了四个月,我们领了结婚证。这期间,我一直没有见过他的母亲。可以说我和他的恋爱基本是裸婚,没有男方的聘礼。有时,我也想,我就这样草草把自己嫁掉了,值得吗?
举办婚礼的前几天,我那个从未见面的农村婆婆终于从家乡赶过来了。我去见她的时候,心里还打着鼓。因为那时看了几部农村婆婆和城市媳妇相处的电视剧,矛盾多多。我是个怕麻烦的人,一点也不希望陷入这样的困境中。
不过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婚礼前的三天,我见到了她。婆婆的样貌是个典型的农村人,就如宋丹丹在历年春晚里塑造的形象一样。她驼着背,走路带着八字脚,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特别是那双手,干枯如老树皮。她的着装也很土气:一件小碎花的棉布开襟衬衣,穿在她身上极端不合适;下面一条化纤的直筒长裤,因为她个子不高,而这条裤子很长,所以她把底下卷了了起来;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老北京布鞋,洗的有些泛白了。她这副模样让我感到非常的陌生,就像从几十年前中国刚解放的时候,穿越过来的农村人。
而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已经六十多岁的婆婆竟然没有白发,相比较而言,我的爸妈虽然比婆婆年轻几岁,可早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婆婆看到我的时候,她没有伸手拉我,只是带着微笑,眼里闪着光芒,她似乎很想表达对我的善意,但是一时间却什么也没说。我们这样尴尬了一会儿,她才说着我不太明白的方言。一旁老公的姐姐则充当了翻译,说是婆婆对我说,他儿子是个乡下小子,有时候不太懂事,许多地方还要我们多多体谅他。
我冲着婆婆点点头,答应着:好。心里在想:你儿子希望我对你好些,就在我面前不住地说你的好话;而你希望我能对你儿子好些,就请我要体谅儿子;这可真是母子同心啊!同时,我脑海里出现了四个字“母慈子孝”。
之后,婆婆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我。我接过钱的时候,知道那里的钱并不多,还没有爸妈给我的一半厚。
夜里,老公得知婆婆给了两千块钱我的时候,说:“那你婆婆可是下了血本,她没有工作,也没有退休金,你公公十年就去了。那之后,每个月她就只拿点村里发的抚恤金维持生活。我们说要找关系给她办低保,她也没要,说我们每个月给的钱够用了。其实她是怕我们去求别人,这辈子她就没求过别人。也不想我们因为她的事情去求人。这两千块钱,怕是她所有的存款了。”
我看了老公一眼,他坦坦荡荡地看着我。我看不出他是特地为了让我对她妈好一点才特地这么说的。想想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农村生活没有城市生活花费成本那么大,但是也不意味着一分钱也不花啊!婆婆每个月两三百,就只够买米买油了,好在孩子们还都不错,每个月能给点钱老人,也够她生活了,只不过要存些钱下来,也着实不容易。
想到这儿,我觉得这两千块钱的分量不是一般的重,它几乎是一个老人一生的重量。
婚礼那天,婆婆出现的时候,特地换了一身红色的印着瑰玫花图案的针织上衣,虽然这衣服是婆婆来城里后特地花了几十块钱买的,但是婆婆穿着却依旧那么充满乡土气息。
当主持人宣布我和老公给双方的长辈敬茶的时候,爸妈笑眯眯地说:“好……”
婆婆也笑着说:“好!”这声好,恐怕是她唯一会说的普通话,虽然她说出来依旧显得那么别扭,但是在喜庆的日子里却没有一丝违和感。
那时,我看从妈妈眼里看到了泪光,从婆婆眼里也看到了泪光,她们的眼泪滴进了我的心里,刹那间让我明白,无论生在哪里,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心思,儿女的幸福是她们一辈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