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墨

2019-01-12  08:54

466 2 1023

学习要趁早

听说老年痴呆病人对自己以前的记忆很清楚,能说出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而对刚刚吃过的午饭却忘记了,一个劲儿吵着要吃饭。作为中年人的我,不至于忘记午饭,但是却并不比学生时代的记忆更清晰。

我想,原因可能是儿童、少年正是天真烂漫时候,大脑还像一个新发的作业本,干干净净。每天的记忆整整齐齐的一页一页往上写。无论你什么时候翻看时都是整整齐齐,脉络清晰。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计较的事也多起来,不知道是世界变复杂了,还是人变复杂了。记忆的作业本上大书特书,东写西画,有时候来不及翻页,就在缝隙里,甚至摞到一起写。这样的记忆需要慢慢辨别。再后来就漫不经心的过日子,身边发生的事就如刮过的风,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啰哩啰嗦写这么多,到底要表达什么,要表达人近老年的悲哀和惶恐吗?哈哈,不是的,这个话题远没有前面说的那么沉重。

昨天晚上翻看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当里面讲到先秦诸子、魏晋南北朝时,我对自己接触过的东西读起来特别感兴趣。比如,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饮酒(五)》,这些都是学生时代曾经背过的诗篇。现在虽然已经不能全文背出,但是读起来还是朗朗上口。还有历史上学到的一些历史人物在读本书时也刻意去读。没接触过的人物兴趣缺缺。

想起我去年或者是前年参加一个诗歌群。当时一天一首,背诵了几十首诗,其中有一篇就是木心先生的诗,我也是通过那首诗知道木心。后来才知道那首诗还作为流行歌曲一度传唱。可是那首诗是什么呢,翻看记忆找不到。只记得记忆里有,就是不知道记到哪儿了。

只好百度一下,输入关键词“木心的诗”,立刻就出来“木心的诗从前慢”。对,就是“从前慢”,题目出来了,内容呢。从记忆里七零八落的跳出了爱一个人一辈子、钥匙、锁。就这些。当时背的很熟的诗,却几乎忘光了。而少年时背的诗却还记得几句内容。

比如《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头两句至今记忆犹新。《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居然都背出来了。

很后悔上学的时候不做一个用功的孩子,多读书,多读经典书。在懵懂的时候记下很多东西,随着年龄增长它自己就会慢慢消化,成为灵魂的一部分。以前觉得古人的小朋友天天起早贪黑的背书很为他们可怜,但现在看来很多读书人大受裨益。

这就是我想说的,学习要趁早。学生时代储存的越多,成年后受益越多。因为那不仅仅是精神食粮,而是精神的种子。


上一篇

请大家多多指教


关于日课

举报

  • Lucky   2019-01-12 21:58:53

    老年读书如炳烛之明,就算已经老了的也不要沮丧。

  • 小宇宙   2019-01-12 08:58:21

    哈哈,希望我现在多读书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