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的小提示:业余时间你喜欢宅在家吗?你会选择如何度过你的宅居时光?宅”的本质是独处。而“宅”的方式也有成千上万种,有人选择看书煲剧玩游戏,有人则偏爱下厨手工养多肉。但无一例外的,大家选择的都是最能让自己舒适的独处方式……
读到这一段,微笑莞尔。静静回想,较之年少时的爱行走,年序渐长后,还是更倾向于宅在家里。喜欢这种隐于市井的生活。
从儿时爸爸给我买的第一本彩图书《大海妈妈和她的孩子》起,我如一滴小雨滴,一直徜徉在书的海洋。这么多年搬来搬去,一直不舍得丢掉的就是这几橱子的书。惹得搬家公司的人纳闷不已,总是猜测一定是个当老师的吧?怎么那么爱书。有书相伴,是让我宅家万遍不厌倦的第一法宝。读后抄之,抄后感之,感后写之,然后一篇篇文章被印成铅字,然后集结成书《心灵的渡口》。原来这本散文集用名“水渡”,我的恩师张铁民老先生改为今名。初时没有太在意,如今回想,先生予我有深意。心灵有渡口,既可渡己,也可渡人,盖需修得心宽,忍得寂寞。
喜宅的其二法宝是爱画。既喜欢国画、油画、水彩、彩铅、丙烯,也喜欢刮画、刻画,家里各种画材画笔、拷贝台都有,几天不出门也没有关系。记得小时候我们班女同学都心灵手巧,描花样子、剪纸、绣花都是无师自通。每支钢笔杆上,都要用针锥刻上仕女画。那女子都如林妹妹,若世外仙姝。后来有我妈同事到我家,看到我贴在我床头的习作。鼓动我妈送我去学画。但家人都以为我不过就是画着玩,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便熄了我少时那一点灵光,以至后来,果然也没什么出息,只能用来当作宅家的法宝而已呵呵。
宅之三宝,是古琴。之前对古琴真的是零基础。知道古琴就因为十年前网友线下聚会时认识的魔笛老段,老段不老,八零后暖男,且极有魏晋风骨,笛子高手,又是古琴名师。他的古琴课堂就开在我家马路对面,这是妥妥的私塾嘛!虽然因这样那样的繁忙,但终于可以如此亲近这中华第一乐器了。每每于静夜听琴一曲,甚是欣慰矣。
或许,人生也需要有这样的独处时光,宅在家里,与一本书、一幅画、一缕琴音、一朵花开相对,不说话也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