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一泉州

2019-08-03  10:00

1037 17 476

洛 陽 橋


洛 陽 橋

橋上人歌
蔡狀頭……
一一 郁達夫《咏泉州》

何強毅

一管長長的千年洞簫
以海的潮汐
如泣如訴的
吹奏著那
亘古如斯地離愁

船型的橋墩
仿佛是千帆待發
“漲海聲中萬國商”

斑駁黝黑的武士
還分立橋頭兩端
鷗鳥不時從隱隱約約的
紅樹林里嘶聲鳴叫地
飛起又飛落……

江襟海帶
潮起又潮落
萬古安瀾的
渡口上
找不到相送的人

玉壺光轉
恰好
朗照著那石塔上
月光菩薩……

註:北宋末年,寓居泉州的宰相、詩人李邴寫的一首描述泉州港海上貿易的詩: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

2019年8月3日晴朗的清晨,草於華僑大學新南區雲濤齋。

作者簡介:何強毅 ,筆名:河流、鐘淩。1956年4月出生於泉州市東街。1974年7月,畢業於泉州五中。1974年7月至1978年8月,為上山下鄉知青。1983年7月,福建師大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曾先後在泉州七中、泉州市機關幹校工作。1996年4月,正式調入華僑大學工作,曾先後在華僑大學宣傳部、教育工會工作。為華僑大學副研究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鯉城區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上一篇

大家喜歡就是大家!


关于日课

举报

  • @河流一泉州   2021-07-17 06:51:26

    遠古的繁華
    已成陳跡
    站在他面前
    思緒萬千
    總有悽愴的淚雨
    不得不的飄泊
    已成浩歌……

  • @河流一泉州   2020-04-28 06:13:19

    站在橋上,寫著它,此時我也已成遙望!我已將久遠的淒清地印象也化為了文字,永遠都不會忘了血液里的漂泊著地濤聲和那失去的面影……

  • @河流一泉州   2020-01-14 10:21:54

    夏蟲不語冰,南人不知雪。洞簫嗚咽音,尺八不留情。

    一一 鄭力群

  • @河流一泉州   2019-08-29 05:31:58

    江樓感舊

    [唐] 趙  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 @河流一泉州   2019-08-17 06:45:23

    寫著它,此時我已是成遙望!我已將久遠的淒清地印象化為了文字,永遠都不會忘了血液里的漂泊著地濤聲……

  • 熊初墨   2019-08-05 08:27:32

    历史的风雨
    从城墙上剥落
    变成了
    指尖上争渡的烟火
    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风景依稀
    不似故乡

  • 133 5858 6600   2019-08-05 00:24:22

    我曾经在《泉州文史资料》里看到一篇文章,提道某皇帝没登基前来过泉州。看到洛阳桥很像河南古都洛阳。即兴写诗,其中一句“风景依稀似洛阳”。不知道那位朋友知道全诗?

  • 澈犹欢*、*、   2019-08-04 11:58:23

    作品运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写作,巧妙、简短,而物体却雄壮地树立起来,极具魅力。作者十分注重诗歌艺术技巧,在《洛阳桥》里,他敏锐地抓住“潮汐”、“桥墩”、“桥头”、“红树林”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雄美的洛阳桥,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崇敬和热爱。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善于将象征的意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在整体构思上,作者把“洞箫”和“武士”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对洛阳桥进行描述,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景物与人物进行审视,并产生了意义深刻的暗示,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诗词简短,容量大,含义深,耐人寻味。

  • 姚子   2019-08-03 23:07:56

    这首诗道出了洛阳桥的历史沉淀、设计精巧、文化内涵、厚重使命,也写尽了人间情思与乡愁。

  • 777   2019-08-03 22:22:39

    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初秋的傍晚,一个老渔夫挑着担子沿着落日的方向慢慢走远,他的小孙子跟在他的身后慢慢走着,走着,我在桥的这头远远望去五里桥上只此二人,桥的尽头挂着那轮落日,爷孙俩慢慢远去,落日缓缓降低....洛阳,安平,见证着这座古城的繁、衰、兴,目送着多少船驶出、驶进泉州湾,承载着多少行人和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