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点点

2020-01-30  15:43

141 2 1404

忆往昔,南瓜甜

这个存放在厨房里的大南瓜应该是妈妈秋天从乡亲家摘来的。妈妈要给钱买,乡亲们只送不收钱,重情意的老乡认为要钱就显得生分了。大南瓜是灰白色的,表皮上面布满麻点子和块状凸起,就像一个人脸上有雀斑还长了扁平疣。我用双手抱起来,有四五斤重。它应该在厨房待了四个月之久。我怀疑它会因房间温度高坏掉,切开证实。大南瓜外皮坚硬、密实,但也没能完全锁住水分。用力切下一块儿,南瓜里面的模样一清二楚了。瓜瓤、瓜籽变小,中间空荡荡了。南瓜果皮都还好!打掉表皮,切块熬了南瓜红枣粥,味道还不错!软糯、甘甜,还是我儿时吃过的熟悉的纯正的味道!

以前,我家也种南瓜。爸爸在我们住的房屋东侧低洼处开辟了一片空地。这块儿地紧挨一条小河,沙石比较多。我爸就从别处拉来一些泥土填充,施上些农家肥,翻地,平整后就能种菜。为防止村子里的牲畜闯入菜地吃菜。爸爸在菜地西边、南边砌了土墙,在菜地东边、北边围上木栅栏。清明节后,点瓜种豆。妈妈在菜地点种几颗南瓜种子。南瓜发芽,长叶。藤蔓匍匐向上,从低处向高处爬满木栅栏。有些藤蔓还调皮的翻过木栅栏将触角伸向东边的小河河堤。

待南瓜枝繁叶茂、密密匝匝后,就开始长花骨朵儿。含苞待放的南瓜花紧闭芳唇,藏在叶下,或从叶子间的缝隙伸出头。我常去园子里转悠,在南瓜花地驻足。南瓜花绽开了,黄澄澄的,形如喇叭,映衬在碧绿的叶丛里,明亮耀眼、热烈奔放。花朵儿下鼓起的绿色花托是大南瓜的雏形。我看到一朵花就像看到了一个能结成果的希望。殊不知南瓜花分雌雄,只有接受过蜂蝶授粉的雌花才有可能结果。雄花谢了,只留下花柄。雌花谢后,留下一个娇嫩的脆绿的球形花托。花托慢慢发育,变大,长成南瓜。但不是每一个雌花都能结果。南瓜花变成南瓜的过程中也是存在各种变数的。有些小南瓜会因生病夭折。南瓜浇水多了,爱长叶,影响果实吸收养分。土壤、光照、水分合适,才能养育出一个能又大又甜的好瓜。

秋天,霜降后,南瓜叶子被冻死、萎蔫。藏在叶子底下的南瓜就露出头来。南瓜有烟灰色的,有橙红色的,还有杂色的。我们把它们全都收回家。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南瓜可以吃上一段日子了。
我妈早晨爱给我们熬大米粥,放上几块南瓜。每切开一个南瓜,就像切开一个秘密。这个南瓜甜不甜?带着疑惑和期盼,等着粥好瓜熟,直到吃上第一口,答案才揭晓。遇见甜度高的南瓜,妈妈就叮嘱我把南瓜籽抠出来,晾晒干,来年春天做种子用。遇见又香又甜的南瓜,我总嫌妈妈给我盛少了,怪妈妈煮少了!家里有弟弟妹妹,有好吃的要分享啊!我学会用理性克制膨胀的食欲。我也从中学会了细细品味和珍惜食物。南瓜粥成了回忆里的一碗美食。而那菜园里爬满木栅栏的南瓜藤蔓、花朵不知多少次在梦里重现。

食物数量种类相对稀少的年月,人们学会了冬储,以防西北长达半年的冬季没有食物可吃。这种习惯由父母传承到我这里。2019年十一小长假,我从父母家带回我家的四个南瓜,吃了两个,还剩两个。因为是绿色食物,品质好,数量有限,舍不得快快吃完。我又去市场买了些产自克拉玛依本土大农业由戈壁滩改造的农田里的“板栗南瓜”,青皮,个头小。我把它们统统存放在封闭没有暖气气温稍低的阳台,却很少拿来吃。我还买了一个和我手臂一样长的深绿色大冬瓜,抱起这样的大冬瓜像抱着一个月子的婴儿。我存着它,不知何时吃。我不贪吃,却爱存下一些食物,也许是存下一份收获后的踏实和安稳感吧!同时,也是我开启对童年深长的怀念和回忆吧!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四季风   2020-01-30 20:14:02

    我种南瓜,卖南瓜,吃南瓜。秋天领着二宝还去地里摘了。你写的南瓜味道杠杠滴。

  • 日课   2020-01-30 15:47:10

    温暖又细腻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