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充满惰性的动物。
写杂记,完全是为了偷懒。
此时此刻躺在床上,一面考虑着要记得打卡,一面又想写《月亮与六便士》。
我这个人啊,太依靠于感觉了。现在想写《月亮与六便士》,但是感觉又不到。这个真的是让人好难受啊。
本来的计划,是写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几个人物的读后有感。也是因为这本书其实看的有些无感,并不是像很多人读完之后,充满了对于艺术家的向往。
当然,向往还是会有的。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恰恰是属于我们这些无知者的幸福。
我不是艺术家,不会去追寻那些世界的真理。我不是画家,不会想去用画笔去画出世界的真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渴望俗世的一切。但我也同时,只想着如何躺着获得我所想要的一切。
这两天翻看《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里面有一个张亚东这样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拿梵高做比喻的一句话,我们人人都想成为艺术家,却不愿意割耳朵。但是同样的,不割耳朵,我们也就成为不了艺术家。
现在说回来,我的身体里面充满了欲望和懒惰。我想要获得一切,却不愿意付出一分力气。就像是一滩烂泥,扶不上墙。
有人认为,写作是写出美好。可惜我的眼睛已经瞎了,看不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好。如果非要说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只是肤浅。
想明白什么是深刻,看到的却是满满的肤浅。肤浅的快乐,肤浅的痛苦,肤浅的交流。到底哪个是深刻的,什么才算深刻。
精神自由,是人的第一自由。
这句话,就像是一道线。在我眼中,是一道遥远的天际之线。
什么是你自己真正想要获取的,而不是这个社会想要强加给你的。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中,有这样的一个短篇小说。人类依靠科学技术,能够让母胎中的婴儿,继承母亲的记忆,完成一种真正的记忆传承。
结果,在即将分娩的最后几天。这个婴儿用脐带自杀了。至于为什么,原文中有说。在这里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看到这里的人能猜出来。
不知你看到这里,是否会觉得我悲壮万分,痛苦与焦虑充满我的头脑中。
不好意思,恰恰相反。我在为这些胡言乱语而沾沾自喜。这次就不修改了,反正没有几个会看到。
我,更不会翻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