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说,时代的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变成一座山。
而我们立于尸骸中转身便作了健忘村的村民。
1月20日,钟南山通过央视确认相关病毒人传人,距离今天已经有20天。
起先我每天都看新增加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新闻里在播一些疫情相关的信息,夜夜无眠,后来索性不再看了。但人啊,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反而更容易觉得恐惧和无所依靠,以为正是读书的时候,书本备好,良久未翻一页,仍旧打开手机看各个平台上人们说的话。
1月26日晚,李文亮医生去世,我想那天晚上如果有迟睡的人,有和我一样在刷微博的人,一定也曾为那夜的愤怒、悲戚和失望而忍不住大哭一场。
可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一夜,因为人们会睡去,再醒来时,电视里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伟大而强健。昨夜已故,新的一天开始。
或者真如有些人所说,屁民们不配记得。
从前写信,若内容太机密,文末则落一句,阅后即焚。
如今没有人再写信了,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社交平台,可以看到不同的人记录下的不同文字,但我们的记录也有可能会很快消失,你并不知道哪个字哪个标点符号可能会触动到不能说的力量,于是大家习惯了新的习惯,“阅后即存”。
我们一直知道上面是有一个筛子的,但没人知道筛子多大,筛眼又有多疏,那些被反复过滤的饲料把我们喂养成身体强健不再思考的猪,时间长了什么都吃,饲养者把我们圈起来,指定好吃饭和排泄的地方,做得不对便挨打,最开始我们还想一些,后来只想着少挨打。
为了少挨打,我们做了什么呢?
蒙住眼睛,捂住耳朵,割掉舌头,放弃悲伤、愤怒、同情的情绪,只会哼正能量的赞曲,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跑调了,众人便马上与其保持距离,将其推出去,生怕他破坏了整首歌。
我只是觉得难过,因为我们每个人普通人都不过是一粒棋子,但有那么多的同伴可以共情执棋人,却无法共情一个同是普通人的遭遇和苦难。
想起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那都是我们,受到训诫的人,被阻挡被排斥的人,无法得到救治的人,面临亲人离去的人,被邻居锁在门内的人,买不上口罩的人,戴柚子皮的人,死去的人,那都是运气不够好的我们。
可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无法为我们的苦难发声,我们都无法记住我们,那我们这一个群体又该如何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代,我们该告诉他们一些什么样的历史,一些什么样的故事,以及比他年长的人又是怎样的人?如果我们什么都无法告诉他,那我们该期待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倘若彼时,这个世界只剩完完全全的沉默和赞歌,那些不说话的人歌唱的人不是因为恐惧,他们再没有恐惧,没有怀疑,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只有永恒的笑脸和正能量,悲观主义者不被允许活着,所有人都天生成为乐观主义者。那我们真的能问心无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