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2016-08-05  11:03

493 0 0

当我们老了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当我老了,还能画画就是幸福》。文章中写到:当我老了,也退休了,不用为工作烦恼,不再为生计四处奔波,但也不能闲着,一定要继续自己年轻时的梦想......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我的朋友们就常常这样说:“等我们退休了,就一起结伴去旅行!”,“等咱们退休了,像院子里的老年人一样,凑一起挖坑打麻将掀纸牌,没日没夜,悠闲自在。”我知道这是许多上班族的梦想,我们将许多的梦想攒着,一心一意的等退休,等到退休后就去完成这一切,就像我们小时候常设想——等我长大了。后来我们倒是长大了,可是那些愿望却并没有实现。尽管延迟退休已经越喊越热,但丝毫不能减弱我们等待退休、规划退休的热情。因为许多的事情,只有当我们老了、退休了才能去做。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欣喜的,开始在脑海里勾画自己老了的样子,还有那些现在来不及、没时间做的事,等我老了,要一一去完成。安静地读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不用焦虑晚睡和早起。每天茶余饭后看一部部总没有时间看完的电影,已经被我列了长长一个单子,还在不断延长。去远方探望朋友,或者去那些想去的地方,呆一周也好,呆一个月也好,不用担心假期已迫在眉睫。太阳在窗外暖暖地照着,我戴着老花镜,窝在藤椅里,迟缓地翻动书页,房子静的只有我一个人。等等,应该还有我的丈夫,还有孩子,也许还有孩子的孩子......
一想到现实,我的眼睛瞬间就黯然失色了。在中国当下的现实和体制内,我现在是一个孩子的妈妈,除过产假之外,孩子幼儿园之前和寒暑假的日子里,我们必须依赖老人帮我们带孩子,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尽管很多人都在呼吁解决这一问题,我也没有信心这一问题三十年后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也就是说,三十年后,等我退休了,我又会成为一两个孩子的外婆和奶奶,还是得承担起帮助子女照顾孩子的责任,以及他们的衣食起居。虽然现在我们对于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有诸多不满,30年后,我也不能保证我能将这些事情做的很好,能将这很多的关系协调的很好,那么届时我的生活将不是我想象的诗意和远方,而是日复一日的陷入婴儿的啼哭、柴米油盐,一地鸡毛里。这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生活方式,有人认为是天伦之乐,也有人认为是束缚和煎熬。
我的同龄人中有许多婆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帮忙照看孩子的,由于工作生活不能兼顾,常常引发许多矛盾。我们都觉得,婆婆理应照看孙子,从你生了儿子那一天,你就该知道你日后要给儿子娶媳妇、要哄孙子,直到儿子不再需要你。说实话,这是一种很混账的逻辑,而我的确都是这样认识的,通过社会,我们无师自通的有了这样的认知。直到有一天,收到朋友转发来的她婆婆发给她的一条信息,我的这种观念才动摇了。我才意识到关于含饴弄孙的观念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人,另外一些声音,只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而已。
朋友怀孕即将临盆的时候,她婆婆过来照看她,但是每周有一天是老年大学授课时间,她婆婆义无反顾就回县上上课了,留她一个人在家,她老公在外地工作。朋友有次身体不舒服,希望婆婆能留下来陪她,婆婆还是决然走了。朋友打给老公,哭的泣不成声。大约是儿子责备她妈了,婆婆随后给朋友发来一条很长的信息,措辞有力,逻辑严谨,大意是这样说的: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帮你照看孩子的义务,赡养父母法律上有明文规定,但是没有哪条法律规定父母必须帮你照看孩子。我还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不帮你们看孩子是本分,帮你们是情分,你们要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依靠我。短信写得洋洋洒洒,铿锵有力,我看完有点喘不上来气。那天我去陪朋友,她说:“我婆婆本来就是这样子,每年在老年大学学摄影、学画画、学文学,我们婚礼就有一个议程,请我婆婆上台朗诵了一首她做的诗。我们回去过年,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起来后没有饭吃,婆婆却捧着一本书旁若无人的读。”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那条短信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于老人育儿的认识,以及对老人的依赖是否那样理所应当。30年后,我又会怎样对待帮助子女照看孩子的问题。我所设想的退休后的生活,如果变成朋友婆婆那样的诗和远方,生活还会如少女情怀那般诗意么?
从那以后,我开始尽可能多的自己陪伴孩子,照顾孩子,矫正自己对待老人的观念。我们没有权利要求父母离开故土和家园随我们住进陌生的城市,让他们按照我们设定的方式生活,做我们喜欢吃的饭、学会用各类电器,用我们的观念照顾我们的照顾孩子。有一个关于老人带娃的段子是这样说的:说是主人吧,说了都不算;说是客人吧,啥活都要干;说是佣人吧,工钱没得赚。足见老人的心酸与无奈。其实仔细观察,老人骨子里还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思维方式做事,却不得不在表面上迎合敷衍我们
。我妈妈觉得四岁的女儿最好看的发型是直接辫两个小辫子,垂在胸前。我见过妈妈年轻时梳着这样的发型照的照片,那是我妈妈年轻时最流行的发型,她一直觉得那是最好看的发型,即使已隔两代人的岁月。老人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和成长印记,那些我们不懂得岁月,以及关于美好的向往和记忆。
我们应该善待老人、体谅老人、尊重老人,当我们老了,不一定比他们做得更好。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怀揣着年轻时未继的梦想,继续过日复一日的繁琐生活。
最后用李琦的一首《变老的时候》来作为结尾:
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
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
犹如瓜果成熟,焰火腾空
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
最后的香与爱意
最后的,竭尽全力
变老的时候,需要平静
犹如江河入海,犹如老树腰身苍劲
回望来路,一切已是心平气和
一切已选择完毕
再无长吁短叹,双手摊开
左手经验丛生,右手教训纵横
变老的时候,犹如名角谢幕
身子谦和自信在心
眼角眉梢深藏着历练后的从容
幕帷垂落丝竹声远一切已是过眼云烟
只有尊严的光芒闪耀在幕后时分
变老的时候是起身回到儿童
看起来未必鹤发童颜而内心里却趋向坦率而纯真
我们已经变老而世界依然年轻貌美
一切都是循环往复,婴儿在啼哭
而这收留了我们笑容和泪水的人间
又一场轮回正在声色里进行。


上一篇

请您多指点!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