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

2016-08-05  11:16

479 5 0

关于鸡和蛋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鸡和蛋的故事。但不美好。

没有任何情绪,仅仅只是想记录一下而已。

爷爷辈很是勤劳智慧,在那个偏僻的村里,依山就势,砌起一座楼院,完全砖制,一层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四合院,归大爷爷,四合院的一侧房顶全部漫以方砖,就变成爷爷的院子,三边起房,一边院墙可以下望远眺,又是一座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一直归我家和三叔家住,留下很多很多美好的记忆,也夹杂着太多酸楚。

三叔懦弱,三婶跋扈,爸爸因病早逝,妈妈出名的善良贤惠。

于是就有了很多鸡毛蒜皮,记忆最深的就是鸡和蛋的故事。

婶婶每日出门,必定会先摸一遍鸡屁股,看看今日会有几只鸡下蛋,所以院子每天一早就会响起各种鸡疯狂嘶鸣得声音。

下午开始另一场戏上场,婶婶黑着脸,脚下生风,眼神厉厉,闪进偏房(各家都备有放杂物的一间屋,里面砖垒几个窝供鸡下蛋),收蛋,紧接着骂声响起。

实际我真记不得她骂得具体语言,农村里一旦有好骂妇人,那张嘴叫一个利一个毒一个快。

主要内容记得,鸡又把蛋下别人家了,谁家吃了她家鸡下的蛋,一定得吃死噎死hui死,hui字一直不知何字,想了想大概就是呛死的意思吧。

不知道少了几只蛋,也不晓得是否还有鸡没有下蛋,记忆中那张脸恼成了酱紫色,眼神随着骂声散发着恨意,我们几个小孩常常怯怯地看着她,那张嘴噼里啪啦四散毒气。

鸡是散养的,鸡是长腿的,农村里鸡在野外下蛋是常见的事。

然而,谁叫院子里还有一家我们呢?骂又不带人名,但声声入你的耳。

奈何?

她一旦看到她家的鸡进我家的房,天哪,这下,一定会鸡飞人跳,满院子追打追骂。

那眼神,跟要杀人似的。

妈常忍着,她说拾骂不对,

但不拾骂,明摆着的事啊!有时妈忍不住说几句,你把你家鸡管住,进我家房吃东西,又没有下蛋在我家。

蛋长的一个模样,你能说清什么。

日复一日的骂,也不知道谁吃了她家的鸡蛋,只知道我们都好好得活着。

偶尔,小孩子会突然在村外端一窝蛋回来,村里人称这种蛋为野蛋。

言传身教的作用非常厉害。

共住一院,必走一个大门,夏天,家家都是会在院里晒麦子的,粒粒皆辛苦,摊开麦子就赶鸡出院,关紧大门。

然,婶婶家几个孩子偏偏要进院时大开门,不再关,于是,我们就得不停出来赶鸡,不停出来关门。

这是一个让人烦恼的事情。事不大,恼在她们故意,虽然多次制止,总是收效不大。而她们家晒麦子时候,她们关门神速,我们也从来随手关门。

又一次,妈妈出门走亲戚,我和弟弟妹妹在家,院里晒着麦子,我在辅导弟弟作业。

堂妹照例大开门,大摇大摆进院,接着一群鸡蜂拥而入,疯狂啄食麦子,

正在安静写作业的弟弟怒了,一蹦跳了出去,扯开嗓子喊,你进院为啥不关门?看不到晒麦子吗?你不长心吗?你个烂心的东西。

婶婶出来接声,咄咄逼人,她是没把我们看在眼里的。使出她惯用的招数,噼里啪啦开骂。

妈妈不在家,我们仨豁出去了,终归是孩子,心里委屈,弟弟第一个掉了眼泪,声泪俱下控诉,你天天骂天天骂,今天少了一个鸡蛋,明天不见了一个篮子,我们就这两间房,今天你随便搜,搜出一样算你赢,马上在我家门上贴字,贼店,搜不出以后不准在院里骂,要骂到村对面骂,让全村人都听到。

我和弟弟妹妹都泪流满面,一个大家,同宗同祖,却不能和平相处。

也许出于大人不与小孩战,婶婶最终理亏,收声回家。

弟弟躺床上一直哭。

我们何时才能有个独院啊?那是当时最大的心愿。

你不会想象,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是全村第一个,别人至少表面高兴,婶婶黑脸了好长时间,连走路都不正眼看我们住的这边。

想起曹植那首七步诗。

后来终归独院了,叔叔盖了新房,搬走了。

而我们也不久放弃了那座院子,随着我们陆续走出大山,妈妈进城,从租房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楼房。

院子从此荒芜,长满杂草。再也听不到鸡叫,也再也不用去关那个大门。

妯娌们终于老了,多长时间不见一面,妈妈有时还念叨,你婶身体不好,气管炎,冬天特别咳得厉害,有时间去看看她。

堂弟妹们偶尔会有事联系,找我们办些事情,完了感叹一声,还是我们姊妹亲啊!

2010年回老家一趟,拍了题图那张照片,可以依稀辨认上下两座院子,院子荒芜如此,不禁潸然泪下。与妹妹一起想起了儿时的一切,说着婶婶各种摸鸡屁股、满院子追鸡叫骂得样子,都噗嗤一笑。

如果可以,婶儿,我送你一车鸡蛋,你改改你的脾气。

一切终将归于尘土,血脉相承打断骨头连着筋,不知婶儿现在能否明白!


上一篇

缘分让你来到这里


关于日课

举报

  • 未名   2016-08-06 16:12:10

    唉,这种东西很难说清,亲兄弟亲妯娌,不盼你好,或许有人可以理解,也许是住的太近了的缘故,人性占一部分,无关乎穷富

  • 王唯   2016-08-06 10:46:01

    婶婶的泼正因为她弱。
    她如果强,一定是有法子处理的,不至于用骂...

  • 冰融   2016-08-06 09:54:25

    我看见了婶的行为,却一直在想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天性里的不善良?还被苦日子压榨出来的尖刻?......文浅意深,一声唏嘘......

  • 未名   2016-08-06 09:48:42

    谢李屹,是,原谅一切!

  • 李屹   2016-08-06 09:32:24

    文章写得好啊,关于家长里短真的是见人性见人情。物是人非,一切都应该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