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

2020-06-20  21:49

368 2 1651

说了很多话,但是感觉什么都没说的一篇短文

我把窗帘拉着,现在躺在黑黑的卧室里。窗户是打开的,感受不到凉风,但是听得到楼下放广场舞音乐的声音。
我一直紧跟潮流,因为每天晚上我的窗口里都会传来最炫的广场舞的音乐。即便我不了解他们的名字,我也听得出这首歌听过。

今天下午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我是准备的话题的,但我现在觉得一切都不值得说,所以我不准备再聊它。等有心情的时候再说吧。

手机里现在在放曾轶可的音乐,作为创作型的歌手,她的作品还不错的。前段时间提起来的借着我书的那位朋友和我分享他看书的感受来着,他说相比于绿毛水怪他更喜欢沉默的大多数。出乎意料,我以为他更喜欢故事性的。

说到我以为这种事情,叶立里说“我认识的人我都会把他们分得很清楚,这一部分人就只是约饭了;那一部分人只是约看书,聊电影;一起健身的人仅仅只是一起健身而已。我不会去发展领域,我不会去找饭友再去看电影。” 也就是说他在什么场景下认识这个人,就永远把这个人认定在这个范围内。 与此相似,我们在推荐书推荐音乐推荐电影推荐展览给别人的时候,也是带着我们对别人的主观评价,以及我们猜测对方不会厌恶这样的风格流派。有的朋友给我推荐音乐都是一个风格,他以为我只喜欢这样的。 我喜欢的多多了,但是无所谓,至少他推荐的是我喜欢音乐的集合的子集。

在日常交流里,我不会太关注语言的逻辑。也不会太关注表述的准确性。可能一段话里面讲同一个人,男他女她都有了。可能一句话颠三倒四,还能够理直气壮说这是倒装。这都无所谓,大意领会了即可。
有的人不能允许自己发出去的东西有错别字,而有的人特别爱发错别字。

在说这个的时候,我突然想吃我初中放学骑车回家的路上买到的烤面筋。那是不太一样的味道,我在其他地方没有吃到过,带着一种淡淡的蔬菜味。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爱吃,每天放学都会买,让我停止这种行为的是那天下午。那天下午依旧没什么客人,我骑在折叠自行车上要了一根,烤好拿到我的手里,我要吃了再走。在我吃下第1口前,我没有抓牢,而且心不在焉,面筋啪叽掉到地上。
不是再买一根的问题。那一刻伤心欲绝似的,很不快乐。我问老板有没有垃圾桶,老板说没有,没再理我。 我生气的把面筋踢了一脚,本来就沾上了灰尘的它灰溜溜的滚到了一边,现在浑身都裹满了灰尘。我的不愉快,包括的不仅是我让它跌在了地上的懊恼,还有老板视而不见给我带来的伤害。其实不该有这样的期待,因为过失是我的,不是老板的。我的期待是,老板看到了,当即热情的对我说,没关系,我再给你做一个。会有这样的期待,是因为我那段时间天天光顾来着,算个熟人了。 什么都没有。 我赌气似的很长时间没有去她家,每天仅仅骑车路过。

最近写东西像在闲聊,但其实有时候朋友闲着,我不会说这么多东西。一个两个三个,我喜欢和朋友1对1出去玩,多了我应付不来。而这些人会分别告诉我一个事实,他们对我说:“我的话说出去就像是石头扔进了大海,没有一丝波澜,没有一点反应。”
他们会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喝饮料,我们在肩并肩散步的时候,会从他们嘴里讲出来一些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的话,所以我干脆保持沉默。在他们讲完这些话以后,会问一些诸如你呢之类的话,我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真心的想要听到我的答案,只是一种社交礼仪。 而此时我恰恰没什么想说的时候,就会保持沉默。 友好的,参与者的沉默。 我是这样认为,这样的沉默的,他们可能不这样觉得。我和很熟的朋友聊起过这样的事情,我说有时候我会保持沉默,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说没关系我习惯了。

我有时候交朋友很简单,看着这个人很顺眼,我就会上去搭讪,要人家的微信。所谓顺眼,我想除了好看有气质外,就是看起来很擅长爱和被爱。但是在和他们交流以后我才知道,擅长爱和被爱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他们认为自己的擅长爱是假的,像是一种欺骗,不管是欺骗自己还是欺骗别人。看来除了极少数爱的天才,普通人还是要经过训练以后,才能够真正做到擅长爱和被爱。 我猜。


那么今天到此为止,希望大家都能睡得很好,希望今晚我也能好好睡觉。(一个几乎睡了一整天的人祈祷道。)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潺湲   2020-06-20 22:06:37

  • (・・)   2020-06-20 21:58:44

    形散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