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道写什么,就来翻翻“五年之书”吧。
【1月11日】如果自己变成动物的话,觉得会是哪一种呢?
1月11日恰好是我的生日,这个问题好有趣。有没有什么动物是,看起来很勤劳实际上很懒散?或者看起来很懒散实际上很勤劳?有没有什么动物是更偏好情感而非理智,常常三分钟热度?不过许多哲学家都认为,动物是没有理性的。有没有什么动物幸福度很高,基本天天都开开心心、活力满满,但情绪起伏也比较大?
反正我想了半天,愣是想不出自己应该是什么动物。倒是想起来岩井俊二《华莱士人鱼》的理论,说有一部分人生活在陆地,成为人类,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海里,成为人鱼。昨天坐BRT经过集美大桥时,我望着平静的海面淡淡地笑了,假装在和海里的自己打招呼。
我还想起了代表哲学的猫头鹰,我的名字有两个ying,小学的时候有些调皮的男生就爱喊我猫头鹰。不过我现在可是过着很规律的早睡早起的生活,和猫头鹰这种夜猫子的习性相去甚远了。
那么,你能告诉我,我像什么动物吗?或者,你又是什么动物呢?
类似的题目有:
【12月29日】如果你会动物的语言,你想和什么动物对话?
我小时候很野,像个小男孩一样。和我姐去抓过蚂蚱、养过蚕宝宝;和我弟去灌过蟋蟀;和发小去抓过尖叫的蝉,被尿了一脸;帮我哥赶过误闯房间的鸟;自己网过蝴蝶和蜻蜓,用残暴的手法徒手做蝴蝶标本。夜晚飞来家里的萤火虫、水牛、蜻蜓王、亮闪闪的瓢虫、甲虫,都一定要抓起来养养看。最奇特的经历是,以为自己养了一缸蝌蚪,长大后全成了蟾蜍。
这是专属于早年乡下孩子童年的乐趣,现在的孩子大多只能在Ipad里面才能与之玩耍了。长大后的我渐渐意识到昆虫也是一种生命,开始学会去怜恤生命、保护生命,但往往懂得之时也是失去之时。
谈到和动物对话,我应该最想跟蜻蜓对话。我想问蜻蜓,现在夏天你们来得少了,也不怎么停在叶片上了,那你们现在都住在哪里呢?新的环境好吗?小时候抓的蜻蜓,常常隔天就一动不动了,想问它究竟是睡着了,还是真的不能在我家过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