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

2020-07-25  21:35

244 0 893

第一次7-25


50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参加了一个合唱团的考试。

2018年2月16日,我忐忑地来到宁夏工人文化宫会议室参加合唱团的考试,会议室坐满了人,我签完名只好坐在最后一排。那时我除了热爱唱歌,其他都是零基础,不懂合唱、不懂乐理、不懂气息,连基本的一条简谱视唱都唱不下来。
 
按照签名先后,逐个站起来,报自己的歌名,唱完,坐下。她们唱的都很好,我越听越紧张,一会儿小声哼哼自己的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选的歌不对,周围的人好像都是好友相约而来的,彼此互相打着招呼,相互夸赞鼓励。
 
轮到我了,我还是唱了事先准备好的歌,觉得自己坐的远,担心老师听不清,就放声高唱。
 
唱了几句,老师就摆手并且说,好了,好了。
其他人,老师还会给几个高音或低音让试试的,却什么也没对我说。
 
我缓缓地坐下来,感觉腿有些发麻,感觉我的座位在整个大厅中成了一个孤岛,漂浮着,慢慢远离大家。
 
随着我周围的人一个一个地唱完,我准备挤出去。
 
还没到门口,老师站起来说,现在宣布录取名单及声部。
 
我听到了我的名字。被录取了!
使劲拍手,还跳了起来。那老师竟对我笑了一下,我觉得她真美。
 
很快她就给了我白眼,因为唱谱的时候,我唧唧歪歪的没样子了,其他人都看着她,显然她说了算。我赶紧说,我学得很快!老师,我真的学的很快。
 
和我一样的还有好几个,老师和文化宫的其他人商量了一下,我们几个一边参加文化宫基础班的乐理学习,一边参加合唱团的排练。
 
唱歌是我从小的爱好。在生活奔波的岁月里,有很多独自高歌的时刻,但只要有人听,我就紧张的大失水准。
这一年,50岁,我想退休,我想去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唱歌就是其中之一。
 
50岁的我,比以往更清楚自己,也更有勇气。
 
水平参差不齐的我们,在老师的用心打磨下,声音、情感渐渐融合在一起,初出茅庐的我们参加了中国黄河合唱节,第一次站在了宁夏大剧院的舞台上,后又参加了劳动者之歌大赛,经历了成功的欢喜和失败的落寞。
 
后来我和老师成了朋友,问她,为何录取我。
“记不清了,应该是你唱歌直白吧,或者是你个子高..记不清了。
啊?.........哈哈?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