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带我和哥哥去参观三苏祠,在千年银杏树下给我们讲三苏父子的故事,我特别崇拜苏东坡。我是读他的诗词长大的。毫不羞涩地说,如果生在北宋,我想嫁给苏东坡。
有人会问,为什么,你爱他什么呢?
我爱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他能把一切不美好的东西,变成赏心悦目的样子。我爱他有发现和保持快乐的能力,能把大大小小的挫折揉碎,化成美酒佳茗,化成诗词歌赋。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洒脱,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相思,有“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还有“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极简主义美学……
除了诗词,他的书法也是一绝,还会做美食,又幽默风趣,怎能让人不爱呢?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可能是久读苏东坡,我的身上也沾了些许他的气息。从他的身上,我领悟到:生活对谁都不温柔,但我们要对自己温柔。人生苦短,大可不必悲悲凄凄怨天尤人,活就活得兴高采烈有滋有味。
人的命运真是奇怪,不是你要努力去争取什么去选择什么,而是被命运牵着手走。在乡下教书的我,因一次公开课被选调到城里重点小学任教。有同事问我调进城花了好多钱?我说一分钱没花。据说进城是要花几万块的。后来,我又被抽调到机关,一年后正调。所幸,是做地方文学杂志编辑,是我乐意干的。不然,我也不会去。后来仔细回想我的人生经历,其实都是阅读和写作帮了我的大忙。
所以,我会一如继往多读书,像苏东坡一样,把读书作为终身习惯,也是对抗挫折的终极武器。办公室楼下就是图书馆,去借书挺方便。关于写作,我依然没有什么大志向,写点诗歌或散文,随心随意,有感才发,永远真情写作。说白了,就是为自己而写。它其实就是心灵的一个窗口,是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我的个人感受,大多数时候写作是一件很美妙的事,自由地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然也尽可能有一定文学性、思想性和美学呈现。所以会一直写,一直写,直到写不动为止。
日课打卡写作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出于好奇,抱着学习的态度,在漫长的人生路途,又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21天的独特生活体验,虽每天紧张兮兮,但坚持到最后收获也挺多的,老师的点评和鼓励,思想火花的碰撞,不一而足。相识是缘,感谢各位文友和老师们,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