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之

2020-08-02  19:10

379 3 1327

第二十一天 生命与爱情


人的生命中,离不开爱情,不管写作还是别的都可以以爱情为模板。也就是生命之外,爱情算是两者关系的极致。写作就像你的女人。你喜欢就好好爱它。 


记得小学时,曾写过一篇作文,内容记不清了,大概是讲一个三条腿板凳的故事,印象深的原因不是写满了整个作文本,而是回去被妈妈拿着笤帚把子打手。那算是我写东西的童年之门。 


往后,一直埋头苦读,父母一代没读多少书,羡慕人有文化,我还算争气考上了大学。这期间几乎没有接触到文学,那时候武侠小说特别流行,会偷偷看一点,总是有负罪感。但有一本书家长和老师们都很喜欢,那就是《平凡的世界》。路遥是这里的太阳,我曾认为这是最伟大的作品。他写的就是陕北人的生活,我爷爷我父亲和我的世界。小说里田晓霞死了,现实里可没有死,死的是爱情。爱情的幻灭,让人突然成长,孤独的自我一下子自由了。 


高中时,喜欢过一个女孩,每天会给她写诗。其实,也不算是诗,就是放学时候钻进书店叼一半句别人的诗,然后扩写,一定要分行,写成诗的样子。经常弄到半夜,挤不出几句满意的,时间长了就有一些套路,当然味道也就平淡了,但很幸福。 


上了大学不久,我就出了意外,在医院躺了很久,总算是活过来了。由于学了编程,基础课程很多,整天就和电脑打交道,没有一本有印象的课外书。大三开始出去培训,大四到一家软件公司做程序员。干了一年多后,考试考到路遥故乡的一个镇政府下属的站里。 


也就是在这里我的生活才安静下来,整天在山上无所事事,爬山打牌吃饭喝酒,过着与世隔绝的舒坦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也特别快乐,孤独像酒一样香。那会我接触到了邓晓芒的书,他写的正是我那时候需要的,真是相见恨晚,大吃一惊。那时候书也少,就几本书翻来过去看。在看邓公时,认识了史铁生,一改以前的煽情,真有扎进心里的感觉。那时候,我心中最伟大的作家已不是路遥,而是他。 


三年后,我离开这里,去了新的地方做了一名图书管理员。我们同事之间戏称“扫地僧”。这会我和女朋友关系也出了问题,她送了我一个礼物,我不知道送这个当时最爱的女人什么。就在这里花了一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二十万字回忆录,也可以说是小说。刚开始名字叫《忏悔与救赎》,后来觉得有点苦情,用了她的名字——小羊。我们就像两只小羊,被命运推着走……只能破裂,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突然自由了,有点从小羊到人的意思了……这本小说结构就是按《务虚笔记》写的,是我对大师的致敬,是我个人爱情的幻境,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心灵与心灵碰撞着,融合着,撕裂着… 



我一直是个负人,初来时打算呆五年,现在已经三年了,想呆的更久一点。 来到日课是在疫情刚爆发时,也很偶然,感恩遇见。标签更换个三个。第一个是:先写,再写好。第二是写一部小说,自己满意的,这也是我现在的执念,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但朝这个方向走着。一旦完成,我也不知道以后自己会干啥。那就管它呢,可完成,可不完成。我不会梦想成为作家,写作对于我,可有可无,和爱情一样。第三就是最重要的,写作,回归到生命本身。这一期我以梦为基础,结合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写完的,自己挺爽的。当然要感谢那个艺术家,帮我做了第一个梦,那座像路一样的房子。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能用生命去透视一切,这样才能和外界对等。 


生命与爱情,也可以换个说法,林凡之和我的一生与爱恋。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林凡之   2020-08-03 15:24:52

    你也继续写下去

  • 江汉归客   2020-08-02 23:15:20

    读完这篇,真觉心有戚戚,眼中莫名有泪。好像我想写作的,也只是我的生命和爱情,我却很为此羞愧,遮遮掩掩。很喜欢你的语言,自然,流畅,真挚,有着直面一切的勇敢。祝你所有的愿望都能早日实现!

  • 时光    2020-08-02 23:14:10

    加油。

  • 叶子   2020-08-02 23:00:15

    看着有点难过呢!保重,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