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

2020-08-02  22:24

390 3 5503

如是我见,如是我写

          校园,操场,白雪飘飞。

        教室里关着一群急切地等待着下课的少年,他们想要去操场上奔跑,打雪仗。年轻的语文老师看着一个个心不在焉的孩子,知道这一节课是没有办法进行常规的语文教学了。她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然后,她望着窗外的白雪,用一种特别抒情的语调,轻声朗诵起来,充满文学色彩的抒情气质让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
        但是年轻的语文老师却没有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讲解这首古诗的意境和写作手法,而是伤感地问大家:
          “”如果有一天,你们已经白发苍苍,独自走在白雪飘扬的山路上,放眼望去,除了远处滔滔东去的江河,四周一片苍茫,时空穿越,你和现在的自己迎面相遇,鬓发斑白的你最想对年少的自己说一句什么话呢?如果你所说的那句话能够打动在座的同学,你就可以获准去操场看雪。”

          教室里一下鸦默雀静。我早已经忘记了最后是哪些同学获准去操场,但是少年的心里突然被一种时光飞逝,流年不再的感觉紧紧攫住。等到教室里大家不再出声的时候,年轻的语文老师开始朗诵起席慕容的一首诗歌: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 拂颈 拂裸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月光衣我以华裳
       林间有新绿似我青春模样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饮 可尽 可别离
       但终我俩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
     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更不能忘记的是那一轮月
照了长城 照了洞庭 
而又在那夜 照进山林
 从此 悲哀粉碎
化做无数的音容笑貌
在四月的夜里 袭我以郁香
 袭我以次次春回的怅惘
       

        我们当时并不十分明白这首诗歌的含义,但是年少的我们就是被诗歌里出现的那些特殊的意象、那种特别的韵味而俘获,我们沉浸在一种近乎于宗教信仰的虔诚之中。当后来学校成立文学社团的时候,我们全班都要求加入,为了拥有加入文学社团的资格,我们被要求背诵随机抽签的诗词,被要求现场完成一篇话题作文。那一段时间,我们疯狂地爱上语文课,因为文学。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语文老师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把一颗文学的种子悄悄地种在我们的心里并如此深远地影响了我们的审美。
         如果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标准,她这一节课该有多么失败。但是,她却如此成功地将文学华美的想象,文学唯美浪漫的情怀,文学特殊的安慰力量、中国语言的韵律之美根植于年少的我们的心里。

         后来,老师把我们文学社成员的部分文章筛选出来发给报社参加征文比赛,文学社团的选稿和最终成为铅字的荣誉激励着我们追求文字的表达,追求文章的立意,那一次征文的选稿,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赛事、一个奖项,更是我们人生经历中难以忘怀的丰富和拓展,而正因为对于文学的那一份关注,使得我们对于语文的课外阅读如饥似渴:因为我们想要更丰富的语言和故事来充实文笔。

      我们的语文学习不知不觉地延伸到课外,阅读成为我们内在的需要,并最终成为我们生命中持久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也因为,学校是一所极偏远的乡下中学,我们的学科老师无法配齐。在初二,有一个学期,我们没有数学老师,初三,我们没有英语老师。生物和音乐,全部都成为自由活动的体育课和自习课。 当我后来,遇见野蛮生长这个词,我就觉得特别切合我的整个少年时光。
       然而,非常幸运地,我们一直都有语文老师。

         也因此,语文和作文课成为我唯一能够获取自信的高光时刻。
      对语文和基于阅读建立的写作自信,对所有唯美文字的情有独钟,对课外阅读的饥不择食,始终贯穿我的整个少年时光。
       
       但是,可以相见,当我凭借着语文和历史的成绩勉强考入集镇的高中,面对集镇和城郊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原本就特别内向而敏感的个性再一次让我深陷于孤独和自卑。
       
     因为我是我们整个初中唯一考取高中的女生,而且,我的数学和英语可以相见的完全一塌糊涂,几乎根本无法听懂老师的课堂。

      何以解忧?唯有写作。

      我书写自己的孤独,我书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我用我所阅读过的那些落魄的英雄来激励自己努力进取。

      我的心里有一颗不甘示弱的种子,那是阅读带来的力量,我有漂亮的作文,每周一次被当做范文。

      我于是被迫着从初一的数学开始自学,一页页完成书本的习题,按部就班地定期完成既定的内容,理解每一个定义背后的公式推导,我慢慢地能够听懂数学老师的课堂讲解。

       接着,我死记硬背单词,就是背课本的句子,对照每个句子,完成对初中单词的理解学习。
       我的整个孤独暗哑的高一时光,写作是照亮我内心的唯一的那束光。

      山寒水瘦天地远,西风明月两心宽。我是自己唯一的朋友,以写作为酒,我和自己的青春唱和,我拼尽全力。

      山一程,水一程,无论在多么孤独疲惫的夜晚,我都坚持着,独自在教室自习功课。
     
       集镇的高中紧挨着火车站,许多孩子来自城郊,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成绩不够理想或者本来就淘气顽劣,打架斗殴是他们发泄多余精力的方式,这些学生在我们这些来自更偏远的乡下的学生面前,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他们唱歌,是我从未听过的港台流行歌;他们穿着小虎队最流行的牛仔衣裤,而我穿着妈妈手工缝制的碎花上衣和棉布裤子,她们留着潘美辰的发型,而我是妈妈自己动手给我剪的学生妹的短发。
        我那时并不知道我当时的穿着非常的古朴和文艺范,会在二十多年后成为时尚。我当时只觉得,我和他们截然不同。
      我的内心其实的惶恐的吧?尤其当我独自一人经过走廊去厕所,他们许多人哄闹着一起唱郑钧的歌曲《赤裸裸》

 她似乎冷若冰霜
她让你摸不住方向
其实她心里寂寞难当
充满欢乐梦想

有一天我们相遇
孤独的心被救起
面对她的疯狂
我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惊慌 啊
一段尴尬的沉默啊
我说你要做点什么啊
她突然抱紧我说AHa 已经顾不了太多

因为
我的爱赤裸裸
 我的爱呀赤裸裸
   我的爱,赤裸裸
   
       那一刻,我其实内心惊慌失措,但我强迫旁若无人地走过他们面试,我不动声色,对他们的喧哗和嬉闹充耳不闻。

      多年以后,高中同学聚会,他们说我整个非常高冷,独来独往,仿佛幽谷的兰草,令他们不敢随便生出非分之想。
        
      但我当时真的没有想这样啊,是阅读和写作使我有勇气和信心和他们的世界不着痕迹地分开,是不同的地域和家庭经济条件让我的气质和装扮和他们泾渭分明。
       我不由自主地成为那个特别不同的学生。
      
       三年后,我成为这所高中连续八年以来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而且是应届生。

       长久地努力,耐心地坚持,按部就班地朝着我想要的方向靠近,我做到了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当我收获到整个学校师生赞许的注视,尤其是校门口商店老板娘前所未有的热情笑脸时,我曾经孤单来去的窘迫,独自在教室里自习结束穿过黑暗的操场的孤独,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超出预期的回报。
      
      在后来,在面对生命中难以承受的许多时候,当我面临情绪上难以自制的绝望和痛楚独自而在深夜独自泪流满面时,我都会让自己重返那些读过作品,和里面那些孤独的人物进行对比,我有比他们所遇见的境况更艰难吗?我有比她们所遇见的误解更难以求证和无法辩解吗?我让自己重返那个曾经孤独的少年的内心深处,我向那个敏感、脆弱、自卑,孤单而变得有些神经质的自己长时间地注视,向着那个迷失在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拥抱的双臂: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最坏的结果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我必须面对的前方?什么是我一定要努力抵达的目标?我努力前行的初心究竟是什么?我到底还有没有力气去独自面对强大的世俗,流言以及他人的非议?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将自我的安全感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并为此不惜同流合污地一起深陷于日常的琐碎,满足于碎片化阅读,朋友圈的玩笑、八卦聊天、小道消息、绯闻、传闻、MSN……的生活里,我还有没有力量独自穿越生命喑哑的寂寞,穿越一段生命中昏暗的黑夜与庸常的黑森林,永持一颗对于尘世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答案是,只要我还拥有热爱阅读和写作的欲望,我就一定能够拥有面对一切阴霾的力量。
        
      每一个生命都是向死而生。

      真实的人生,是一笔笔画着骨灰盒中的落日,是活着,是用日常的庸俗战胜内心的庸俗。
     顾城在诗歌《如果我是一道微光》里写道: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就算所有的生命都会有死去的一天,所有的鲜花终会凋零,可它们曾经鲜活地吐露过芬芳,就算所有的星星终会消逝,可它们仍旧在当下无畏地闪耀。
       
        难道花儿知道了自己终将凋零的命运就因此自私地拒绝盛开吗?就像泰戈尔说的,就算天空已经看不见鸟儿的踪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就算在历史的漫长河海中,我们和你们所写的这些文字,包括您现在正在读着的这篇,将最终和其他众多的作品一样在时空的浩渺中烟消匿踪,再也寻它不见,再也不会有人记起,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写作的过程中,这些文字已经用一朵花儿怒放的芬芳回馈了我们,让我们明白当下活着的意义,也一并懂得了该以如何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对待写作,对待生命和友谊,对待我们当下热气腾腾的烟火人生。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他是一个淡定的写作者。

      好吧,如果写作于我,是本能的需要,那么,我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书写?通过怎样的写作方式找回生命的原乡:就像我所需要的基于阅读所获取的精神力量一样,我应该给予我所书写的文字以怎样的涵养和筋骨?

       我很惭愧地发现:我对待写作远没有写作对待我那样的真诚和忘我。

      我认真地记录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了吗?我真诚地对待过自己书写的文字所要表达和传递的立场了吗?我是否勇敢地坦诚过自己的内心吗,那里的荒凉和脆弱,那里的孤独和暗淡,那里的纠结如荆棘丛生,怪石凸起的原野和温和的坚持,隐忍,一个女性成长为母亲所历经的种种,一个青涩的少年成为查人识物的职场女性,物欲横流中的艰难选择和抗拒,婚姻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细碎和努力……?
     我没有。

     更多时候,我轻描淡写地对身边的丑陋一笔带过。我更愿意去选择那些温和的,唯美的,阳光的画面,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地,肤浅地,甚至是附庸风雅地,表里不一地去表达我对自己身处其中的这个社会的看法。

       我怯于表达真正的自我。即使我对那些敢于揭露生活和社会不堪一面的人是报着怎样的敬佩之心,但我自己,更愿意苟且和自欺欺人,因为这样更容易书写,更安全。

     卡夫卡说:“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击穿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我想要自己用余生的所有光阴,像我曾经孤单蛰伏的整个青春那样,用十年,或者更久的光阴,来成就那样一把利斧,击穿某些披裹着动物兽皮外衣的人性,击穿蒙尘的死水深处的冰冻,我想让让自己再次成为一束光,不仅仅照亮我自己。

      因为,我想要这世界更明亮,更温暖。
  
      就像现在,我是如此渴望通过文字的方式,和你,和每一个遇见的你们,一起携手穿越生命所有可能遇见的暗哑的黑夜,穿越日常庸常的黑森林,传递我们拥有的暖和对这社会的善意,一起抵达那个一直踯躅在自我内心深处的,我们一直等待已久的暖意融融,万象更新的春天,让生命倾情怒放出一个人的生命本身的美好,表达一个生命应该具备的对于真善美的蓬勃的热爱和追求。

       我愿意用持续的阅读,用对生活的热爱,用尽生命的洪荒之力来写作,那曾经是我之所以区别于他人的标记。

       我愿意继续写作,唯有写作,可以赐予我超越和抵抗自我在尘世中日复一日的惰性的力量,给我反抗现实生活平庸的勇气。
      
       更何况,因为文字打开的窗口,我在这里里遇见了比自己更通透豁达的你们。感谢有你们一路相伴!
        让活在文字里的英雄,成为现实中生活的的我们,成为他我,继续引领我的精神,让我继续心怀梦想,向高远的星空,向更高处,更远处的苍穹和宇宙飞翔的梦想。
        唯有阅读和写作让我不断反思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自己的生命像像一株真正的植物一样拥有内在不卑不亢的丰富和强大的内在,像一朵真正的鲜花一样拥有怒放的明媚和妖娆。

       记录我的发现,表达我的声音,如是我见,因此我写。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疏影横斜   2020-08-03 09:54:19

    一起坚持写哦,

  • 叶子   2020-08-03 09:12:41

    期待你更多更美更好的作品

  • 疏影横斜   2020-08-03 06:29:52

    谢谢亲的鼓励,感谢一路有你

  • 疏影横斜   2020-08-03 06:29:23

    谢谢亲!我们一起写啊

  • 苍雪无语   2020-08-03 05:28:59

    储积在内心的呐喊,也是一种力量,需要写作去喷发出来。你会越来越优秀。

  • 米兰   2020-08-03 03:27:01

    深深感受到了你对写作的激情,了解了你与写作的深厚联结,写作于你的生命意义!写下去吧,你可以的!👍 🌹 🌟 我很幸运地见证了你这期写作营越写越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