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爱看书,小学开始作文就写得不错。大学不用写作文了,给散布全国各地的朋友洋洋洒洒地写信成了写东西的主要内容,被大家评价有三毛的洒脱之风。初中开始写日记,但其实远远没做到日日记,经常几年都写不完一本。近十几年连写日记都完全停顿了。在出版社当编辑时发表过书评,翻译过一小本科普读物。离开出版社也快二十年了。
参加最近两期日课写作营,是时隔多年以后比较密集地写字,写命题作文和随心的东西。不写不知道,一写才知道什么是眼高手低,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什么是下笔没有神。
也有机会看到营友们的文字,风格各异,基础不一,水准有别,但基本上大家的收获与耕耘是成正比的。而且发现最动人的文字都是由心而发,与作者的自身经历紧密相关的。所以作品源于生活,诚哉斯言!不过即使有丰富传奇的生活经历,没有敏锐的观察感受,没有思考沉淀梳理,没有写作能力的不断磨砺、写作方法的学习,也还是出不来好作品的。
从这两期参营,我也体会到,有一个组织有序的平台,几位引领有方的老师,一群志同道合互相关注鼓励互相启发切磋的朋友,写作这条路能更容易走下去,也会走得更有活力。
我没有想过成为一名专业作家,我只是希望能写得更好。之前一直觉得,在需要用文字表达的时候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在有感而发的时候能自然抒发自己的感受,就足够了。最多,有机会发表一些小清新的散文随笔,我就很满足了。以我简单平顺的生活经历,深度思考的欠缺,刻画形塑能力的薄弱,我根本没有想过创作小说。但是,参与最近的写作练习,我发现写作能力是需要锻炼的,不然就会越来越弱,也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来提高的。我过去太无为了,一点老本吃下来早就所剩无几,想生动流畅准确地表情达意都有些力不从心,确实需要更多的练习。
第二次参加写作营,我比第一次有了些进步。除了一天,其它天我都交上了作业,文章篇幅也比以前长了。我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潜入过往的经历,尝试表达,不完全沉溺于自说自话。感觉自己长久不用而松弛荒废了的写作肌肉在一点一点回来的路上。
感谢亲爱的笔友“疏影横斜”,她的热情非常有感染力,我们积极互动,互相鼓舞,一起走到了最后。我也更多地阅读了营友们的文字,欣赏到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常常心驰神往,感动不已,也见识了多种多样的写作方式和风格,从中学习到很多。
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白了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归根结底,文如其人,写作方面的不足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各项能力也需要培养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前路漫漫,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