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万分的不舍,写下了这篇文章。
星期一,刚上完数学课的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说:“崽,你们赵老师要走了。”我说:“谁和你说的?我怎么那么不信。”她说:“张子健爸爸说的,他说他同事的儿子去德雅报名,看到班主任是XXX(赵老师的名字)。”我依然不相信:“说不定是同名同姓呢!”母亲以一句“不清楚”结束了这通电话。母亲回来后,给我看了班级群的聊天记录。
“真的吗?”
“我打电话问问。”
“没接电话……”
看到赵老师没接电话的这一条信息,我原本平静的心不安起来。但是这些信息没有得到赵老师的证实,就不去相信。后来实在找不到办法,家长们选择求助唐老师。一会儿,一位家长亮出了与唐老师的聊天记录。唐老师也说赵老师要走。看到这些消息,我觉得赵老师要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我不愿相信,因为她曾经在课上跟我们讲过要带完我们这一届,我也一直坚信着她的承诺。
前天上语文课,我很仔细的捕捉到了赵老师说的几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些东西,今年是这样,明年也许就不是这些样子了”我总感觉她似乎在暗示着我们:她要走了。
昨天晚上,十点多钟。赵老师开了钉钉的直播。那时候我在洗澡,洗完澡出来才看到消息。我进入直播才几分钟就结束了。我去寻找直播回放,看不了。直播没关,回放还没形成。很无奈,这时赵老师说了一句:“有缘再见,有时间再聊。”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证实了赵老师要走这个事情后,我对赵老师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敏感。我把这句话发到了小组的微信群里,我问:“怎么办?赵老师真的要走了。”他们都很坚信地说:“放心,我们与赵老师之间很有缘,会一直聊下去的。”看到这里,眼泪“啪嗒”往下掉。嗯,我相信,我们会一直聊下去的。
赵老师,您要走,我们都很伤心。但是,我们尊重您的选择。既然无法挽留,那就只有好好的告别。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写篇文章,发条朋友圈。要相信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您永远是我们的赵老师,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1926永远是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