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民

2021-01-16  17:43

414 1 706

时机与缘分

《红楼梦》拿起来过三次,三次都没能读下去,我以为自己很浅薄,欣赏不了里面的美。可能自己真没有古典之心。各种据说很精美的武侠小说,也是没能入心,至今尚未拜读。非诗歌、散文、小说类的书也是无法读进,拿起即觉烦躁。觉得自己真是没救。


读书看缘分,就这么任由自己被感觉和喜好牵着自己走,阴差阳错地保留了对文字不带功利心的倾心。


今天拿起《围炉夜话》,欲罢不能,并觉出自己的粗浅甚至粗鄙。《身份的焦虑》也看得入迷,极其希望了解如今的普遍焦虑从何而来,文章前面分析得很是有条理、根据,可以促进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但后面讲到的解决方案,却觉得潦草且缺乏坚实支撑,大概是作者自身尚且是个研学的中青年,依然在隔靴搔痒吧,稍觉遗憾。古之文字与今之研究,都开始有耐心和好奇心去了解,觉得这是进步,心有欣喜,可能是慧根太浅,开窍太晚,并且读书太少,心气太躁,希望接下来的三五年里,能有进一步的成长。


以前看《时时刻刻》只觉得伍尔夫有种迷人的气息,读了她的读书笔记,顿觉这是我辈楷模,有种大气度,思维之独立、不羁让人佩服,尤其是考虑到当时的女性普遍都无觉醒意识,可以说,如今女士可以名正言顺端坐在一角读书而不必考虑其他杂务,也有她一份力量的推动了。拿起《加缪手记》,读起来艰难,大概是没有读过他其他作品而直接从手记开始的原因,对作者和作品了解太少。


读书确实需要机缘巧合,看似带玄学,其实有理脉,一个人对于一本书的感受和知悟,是跟自身的经历有很大关联的。资历浅的时候,对于一些大部头的书都是囫囵吞枣、印象混沌,不如到刚好合适的年龄在刚好合适的情景去读,让人想鼓掌称快、欣喜难掩。


对于喜好,让它与世俗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有助于在心底留得一片清新区。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尘民   2021-02-14 22:18:53

    敢情是我入戏太晚

  • 亚热带   2021-02-14 20:30:40

    《时时刻刻》电影很好看,女主之一的主演妮可还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 亚热带   2021-02-14 20:28:26

    《红楼梦》看不下去,可能是错过了看它的年纪,我十六岁就看了,加入现在看,肯定也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