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毕业最初的两年之后,我就没有在春节时买过火车票了。平时听人说起春运,仍然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不料最近一个多月,疫苗打出了春运的味道。我极少参加过全国性的大运动,这回参与了一起,竟然是件全球性的。
自从打疫苗需要在疾控网上预约,到点开选择疫苗和城市区域,网页上出现的不是“已满”,就是“不可约”。当我在四月底人人都还悠然的时候,轻松地在社康接种了第一针,本以为优哉优哉地等一个月后再去打第二针就可以了。结果在这段时间里,我踩上了一个强音奏响的步伐:有携带印度变异病毒的人,在广州大面积播种了一把,拉响了整个广东的警报。
陆续传出广州多个小区乃至全市的检测、荔湾区封区、深圳某区成为严防严守对象、多个住宅小区居民被钦点要进行多次核酸等消息。那几天还正好下雨,一夜间涌出了许多高温下连夜冒雨检测的工作人员及市民的照片,一年多前的悲壮隐隐重现江湖。有的微信群开始发出了囤口罩的声音,朋友圈里可见到有人激动于幸运地抢到注射疫苗的资格的贴子,各社区忙碌着建立疫苗预约的居民微信群……
国外,感染人数仍以国人不敢想象的数字持续上升,疫苗制造的速度远赶不上人群染病的速度。而我,眼见着只剩三周的补打期了,虽然明知此前研发的疫苗不足以抵御变异种类,但悬着半针没完,终归心挂挂。然而秒空的预约数量,多次逼退我打开网页的愿望。
昨天夜里,我抱着看秒空或已满的无望的闹剧之心情,竟然看到了绿色的有疫苗的字样,而且就在离家不远的服务点!今天一早去打,人数很多,秩序井然,打针的小姑娘下手温柔,一点都不疼,与第一次极速打针造成半天的疼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感激地谢谢了她。留观半小时的时候,我安静地读了会带来的小书,至此,我完成了一件参与全球性事件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