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哥敏姐家的局
在腾冲,我们不可避免地学会了喝酒。白的那种,酱香型是我的最爱。
从陈哥和敏姐来到这里,酒文化就开始发酵、渗透进我们这群人日常的消遣。
有喜事?喝一杯吧……
过离家千里的第一个中秋,吃个月饼,喝上一壶吧。明月千里寄相思呀。
都说茶酒话当年,喝了茶,没有酒咋能诉衷肠?
去赶了个集吗?准是累了,那么来一杯怎么样?下午就不出去了,狠狠在床上躺个午觉到天黑。
待会儿要上台表演古筝?你得把自己灌成八分醉才能出感觉呀,干了!
什么?!你家院子落成了?这么着可不行,我带酒来。
各位,今晚上我准备开那缸埋在土里的土锅酒,敬请光临哦。
祝酒词?啥词不词地,就说:“大家雄起吧!”
此类的话不胜枚举,我们的生活冲着成为一个酒鬼的理想而眼看着倾斜下去……
可是,酒是那么好的一个机关,酒一定是打开了我们起初陌生的感觉,酒让我们不再有戒备,不再看不惯人,只想好好地敞开做自己。
敏姐喝得醺醺时,喜欢拥抱人,逮着谁就是谁的。我总是第一个把自己递过去。
蜜豆喝成酩酊时,就要唱“死了都要爱”。
我吗?我醉了,我就不停地成为腾冲笑笑生。
要是一群人都喝得迷迷醉醉地,我们就会踉跄地走去我家,在阳光棚下,风铃摇头晃脑打起手鼓,有些人东倒西歪地执二滩,继续喝月光下的啤酒,有些人坐在地上和着蟋蟀的叫声说掏心窝子话,有些还不到烂醉的,就泡茶,端出些油炸花生米和石榴籽出来,有些人在里屋唱着歌呢,就站到了凳子上开始摇滚现场……
Days of our life ,我时常会跳脱出来想到这句话。这是真正离开了原来生活的一群人,他们在这里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组织,在这里,文人,喝;淑女,喝;老头儿,喝;小伙子,喝;小妹子,喝;大妈,喝。在这里,谁也不劝酒,就是自己满上罢了。
就是自动自觉地,自己满上罢了。
……
在这里等着你们,万里归来对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