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老母亲发来了感概:你去云南已经两个礼拜了。你肯定自己已不记得。
哎哎,这句话说得意思是,时间过得好快,我想你了。还有一层,过着好日子的你应该已经忘记了今夕何夕。
确实,来到这里的两周,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节奏里,晴天修补各处,雨天去城里采购(山上下雨,城里就可能是晴天)。
自从去年秋天这里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东方家园后,我们去城里的机会更频繁了。住惯了五线小城市的我们,真的不怕要开车20公里去城里逛超市,就这,我也不觉得生活有不方便的地方,顺便看看山景下到城里,玫红柳翠一路蔓延,偶尔被牛挡住了去路,只叫人看得心旷神怡,哪还来得抱怨。再说,乡下有乡下可买的东西,新鲜而生动,城里作为一周一次的调剂也很适宜。
总结下来,云南的菜蔬肉禽都很有本土特色。举三个典型例子来说。
古巨鸡
此地的鸡和人的个子形成了对比,遇到的腾冲人都是瘦瘦小小黑黑,鸡全不然,大得像火鸡,吹了气似的,多是乌骨的。这古老巨大的乌骨鸡啊,啃个鸡爪都要老半天了。离此地两小时车程的芒市,有家鸡爪店相当有名,堂吃外售均可,但老板不鼓励堂吃,所以空旷的店里只摆了三四个小桌子。云南这地的习俗,光饭店就有很多好讲,这里的小店子,味道很好,价格也不便宜,大家围着四方桌子和靠背小椅子吃饭,那感觉很地道,我特别喜欢离地这么近吃饭,好像小时候去同学家吃小饭桌似的。鸡肉靠的是新鲜,走地,而调料香料则是这里最美好的天赐之物。加了调香的任何东西口感都变得极为丰富起来,那回和母亲姐姐一起来的时候,几个人瞬间消灭了好多乌鸡腿。手撕,扒拉,带着手套,就是旁人看着恐怕也要流口水了。
猪肉
如果说大城市里的肉是一维平面的,那么腾冲的肉就是三维的。
它并非是肋条管肋条,里脊归里脊的,有时候买猪肉的伙计三下五除二地切了肉给你,
回去一看好像啥都有,而且,不知是不是我们的刀切惯了城市的肉,尽然对腾冲肉面露难色,肉片切不薄,而且很难断。所以你明明做的是炒肉片,结果出来就是炒肉块。曾听一个邻居说,吃不惯这里的东西,其中就对猪肉有感,觉得肉厚,太耐嚼。我觉得除开这些,肉味道倒还是很鲜美的。
入口即化是没有的,但Q弹Q弹你可以说。
野菜
对云南的野菜不要轻易地迷信功效。当你询问这个东西做成菜好不好吃的时候,买菜大嫂们从来不会正面回答,而说:这个不能炒,要凉拌,我天天都离不开。还能消炎的。这么一来,身上近期发作的炎症都被一一想起,那么就试试看吧。结果是,这野菜加了料凉拌之后,非常的怪异,让我觉得像嚼着打了结的酸棉花的感觉,而那些小刺,划过口腔让你简直要怀疑它吞下肚子后会不会把肠子拉出一道道口子。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我们吃下去不到两小时就拉肚子了。
算来算去,应该是这个野菜“排毒”的功能起作用了吧。买菜的大嫂一定会这样说的。
今天,我们在超市看到了那个……鱼。
由于鱼身过于巨大,不得不用物流才可以运输吧,
对,就是这种鱼。



鳄鱼(不应该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我不由得吃吃笑了,想起了才刚从小区出来,看到公交站牌上的一句标语:在这里度假,你需要一点”野“气。
好吧。超市已经卖起了鳄鱼,我们应该在超市里好好地撒把野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