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时候,最熟悉的歌谣是:
小时候,乡愁是一只五分钱的冰棍,清凉在里头,想念在外头。
呵呵,童年的五分钱冰棍确实是我多年的清凉记忆。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这种装在木头箱子里被棉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夏天记忆,就连同木头箱子和“卖棒冰”的叫卖声一起悄无声息地融化在时间的河流里了。(冰棍,在我们的方言里也叫“棒冰”)
自从冰棍消失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以后,几乎就告别了冷饮生活。直到多年以后参加工作了,不知怎么就开始喜欢上了“和路雪”出品的“可爱多”(我还喜欢另外一“多”,“统一”出品的“鲜橙多”)。这种带蛋筒的冷饮不但解渴,关键是还可以充饥,这就让人明显感受到了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其售价一直停留在3块人民币左右很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涨价。这家工厂当然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良心企业。
最近这两年,还有一款吸引我的国产雪糕,“蒙牛”出品的“随变”。外观上,白色的糕体表面不规则地点缀着或大或小的碎巧克力,价格呢,也是十分亲民的3块左右,尤其这名字,听着就很随便。
这么一总结吧,我算是发现了自己选择冷饮的标准。首先味道上要不腻,太甜或者某种味道太浓郁的都不太适合我;其次价格要实惠,3块人民币左右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都比较好接受的价格。不象最近出的一款叫“钟薛高”的雪糕,我有一次没看价格给小朋友买了一支,付款时惊到眼珠子都快掉了出来;最后,当然得有个过目难忘的名字,如“可爱多”、“随变”这种。前面“钟薛高”这个名字也是相当地吸引眼球,就是这价位,说真的,有点伤害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