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

2021-08-18  01:57

293 4 1172

台湾

宝岛台湾,这个称谓是我小时候就有的,现在好象不怎么听说了。


之所以称之为宝岛,大约其意义跟“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差不多吧。后来才知道,老蒋去宝岛的时候带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甚至把大半个故宫博物院都搬了过去。当然这不重要,因为钱再多,也有花光的一天,重要的是和祖国大陆的血脉相连,这可不是多少钱能换得来的。更重要的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台湾所处我国国土版图上的战略地位,按专家的说法,如果失去台湾,我们就失去了进出太平洋的第一岛链。


这么一说,宝岛台湾,名副其实。其实呢,她还是块文化瑰宝。


我们小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精彩”的“娱乐圈”,每天有听不完的八卦吃不完的瓜。那时候,收音机是手电筒之后电视机之前最重要的家用电器。收听广播有两个禁区,一个是“美Guo之音”,一个是“邓丽君的歌”。逆反心理大概人人都有,越是禁的东西越让人有好奇心,越觉得其中藏着宝贝,比如禁书《金瓶梅》、《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禁区留下的后遗症就是,我至今对学英语听“美Guo之音”情有独钟,可见我是个专情的人。至于邓丽君的歌,从起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火遍大江南北,标志着港台流行文化足足影响几代大陆人民的开始。一时间,宝岛台湾有数不清的音乐、文学、影视作品开始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说说我记得的几个台湾作家吧。

我记得三毛的作品有且仅有《撒哈拉沙漠》,好象是写她和未婚夫荷西的爱情故事。这种爱情故事大概很吸引青春期的女生,所以三毛成了我们班很多女生的最爱。我倒是对三毛曾经跟王洛宾有过一段交往的印象颇深。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朗朗上口,在我看来跟白居易的诗一样可以千古传诵,即使有一天台湾已经回归祖国。林清玄的文章也读过几篇,禅味是我能读出的味道。龙应台当过台湾文化局局长,我只读过近作《目送》,很感人,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至于琼瑶阿姨,堪称最经营有方的作家,从红极一时的小说再到改编成电影电视,搞得我们这个年龄谁要说没看过她的作品的,都堪称稀有动物。对了,还有李敖,我只知道李敖兄很敢说,一副硬汉形象。这几位,貌似除了龙应台和琼瑶阿姨,都已经仙去了,有了新作品,恐怕一时半会我也还看不到。


台湾还有一大批著名的歌星和影视明星在大陆有着经久不衰的地位,有空再慢慢说吧。


说说台湾局势。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蒋经国当总统的后期,也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公与蒋总统均有和好之意,只等相机行事。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久蒋经国去世,从此这扶老总统棺木回奉化老家之心愿再难实现。如今且不说民进党当政,台Du之风盛行,即便是国民党取而代之,政治上仍会要求独立,只不过其更愿意接受“一国两制”的框架。而我党的态度亦很明确,只要不谋求独立,就都是中国人,你这党那党随便。一旦触及底线,武力解决是唯一途径。这不这两天已经打算在台岛周围进行军事演习了。


宝岛台湾是祖国母亲的掌上明珠,谁也别想抢走!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Leon   2021-08-20 13:18:07

    后继无人恐怕是最大的落寞

  • Leon   2021-08-20 13:14:32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叶子   2021-08-19 22:50:28

    曾经去过台湾,故宫里的东西确实不少。还去了邓丽君纪念馆,就几间平房,很落寞

  • 衆生   2021-08-18 21:11:57

    不会的,你和我一定都能看到哒,要不打个一块钱的赌?😜

  • Leon   2021-08-18 13:21:09

    我觉得我看不到了,你还有可能,哈哈

  • Leon   2021-08-18 13:20:03

    台湾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闹独立也很正常,只不过不可能得逞,除非大陆内乱。

  • 衆生   2021-08-18 11:11:02

    我觉得我们有生之年应该能见得到宝岛回归的,毕竟这可是千古传诵的大政绩呀

  • 日课   2021-08-18 09:51:18

    少看cctv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 百草春生   2021-08-18 09:34:25

    对台湾的感情挺复杂的……电影有不少好片,文化也自有一种氛围更偏旧式的传统的,但有时看cctv4又会觉得,哈?闹啥呢……

  • Leon   2021-08-18 08:28:22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