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本想转身从书架上取出这本小说来核对这句话,后来发现那本小说留在中国没带回来。或许是因为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摘句都已经刻入脑中,所以后来没再买这本小说填充书架。
其实这是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中的半句话。原文是:“虽然我明白只要写出第一行,往下就会文思泉涌。但就是死活写不出那第一行。一切都清晰得沥沥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从何处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不便于使用。”
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主人公当时对直子的思念非常深沉,对于直子的所有回忆都非常清晰,但正是由于过于清晰,以至于难以下笔记录下他对直子的思念之情。
过去一百天写中国回忆的时候,脑袋里想写下来用文字记录的东西原比这100篇还要多。但却是因为过于鲜明,当中的爱恨过于深刻,反而无从下笔。
比如我很喜欢的永宁古镇。关于永宁的故事我有太多事情可以回忆了,老蔡的永宁卫青旅,我在那里认识的至少3届掌柜,跟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茶座上聊天,我对永宁的熟悉程度几乎可以让我当个兼职导游。在永宁我有三个看日落的点,一个在梅林港,一个在观音山,一个在新沙堤。我至今都能记得骑在自行车上看见的永宁街道。
我本来也很想写泉州的芥子书屋,我跟老朋友和尚和彬彬在那里办的很多场读书会,我寄放在书屋的书,因为芥子书屋而认识的一大班泉州的朋友。
还有我在泉州和重庆当工作狂的日子。跟我一起工作的小伙伴本来还很期待,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写到他,但很抱歉,那段回忆目前还难以转换成文字。
还有一段美好得我连一句摘要片段都挤不出一个字的回忆。
希望下一期写作马拉松有能力写下这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