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单曲循坏的人。
一人出行时,耳朵里塞上耳机,习惯性的打开音乐app,随意的点上一首,再设置按顺序或随机播放,然后一首接着一首,直到有一首让我觉得很符合当下的天气、心情亦或是状态的,于是,点击“单曲循环”,直至到达目的地。
我曲库里的歌单比较杂,有港台经典老歌、外文老歌、海外团队组合、日韩歌曲、近年的流行歌曲、纯音乐、古典乐、甚至还有成公亮老先生的多首古琴… …
有时候和老公自驾,车行至其他城市,魔都电台收不到了,我就会手机连上车载蓝牙,车里播着手机里的音乐,每当听到一首让我有感于此情此景就此音的曲子时,我就会悄悄设置成“单曲循坏”,而他往往是在曲子重播三四遍后方才发觉。然后问我是不是又如此设置。【你就是一俗人】每次我这样评论后,最终因为顾念他作为司机的幸苦,我都迁就的再调回顺序播放或随机播放。
无奈他不懂“单曲循坏”的美妙。每当此时,任何歌曲或曲调,歌词早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一刻,这首曲子会在耳边以背景音的形式存在着,能像是一个默默陪伴自己的老友一样,
现在诵经少了,但每次出门前妆扮时,总会让天猫精灵播一曲《梵音大悲咒》,并且不断“单曲循坏”往复中。
写书法的时候我也喜欢“单曲循坏”,悠扬的古琴曲子更有助于我通临寻古,和临摹帖子的古人能神会交流。赵孟頫的《洛神赋》、苏轼的《赤壁赋》、褚遂良的《倪宽赞》、唐伯虎的《落花诗册》、赵世骏的《雁塔圣教序》…
偶尔我还会调皮的伴着古典乐临古帖,让西方的古典乐与我大中华千年书法形成美妙而有趣的碰撞反应。
上次外出,虽已过立秋,但那日一出门依旧感到滚滚热浪,和往常一样,带上耳塞,点开音乐,随手按一曲,当播放到秦立巍演奏的《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前奏》时,瞬间心田感到一丝清凉。
今天就你了!“单曲循坏”陪我出行一路的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