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云天阁的露台上看云。这是云篆山的阳台,也是飞鸟把自己送到洋槐树上去的起点。作家苇岸曾说,树是鸟的阳台。我在露台上看到鸟在树上静坐观海。云海是静的,也是动的。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表象,看不到它内在变幻的模样。我是自己的局外人,也是大自然的局外人。对于自然界,我除了保持敬畏,还应永保谦卑。
我们必须要这样,把鸟送给树林,把寂静还给山涧,把云还给山,把纯净之水寄给鱼。可是人类的欲望太多,想法太多,想向大自然索取什么,索取了一些,还不够,还要反复索要,所以很多地方云没有云的样子,山峰没有棱角,木鱼的钟声已经远离佛性与欲望挂钩,鸟已找不到鸟巢。
还好有云篆山,这里还没有被人类污染,这里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这里只有云海,风声和叶子在枝头绿着。
二、在露台上,我想到了两个词,天涯、海角。我曾说过,广义上的故乡是让我心灵被净水洗一遍,从心中抽出嫩芽的地方,我统称为我的文学上的故乡和精神的故乡。
我的母亲在巴南太阳城居住了十年之久。通往巴南的路上,马桑溪、长江大桥、渝南大道,这些曾经和她生活息息相关的名字就像她的亲人,全部从她记忆里跑出来。她在车上,一边念叨着地名,一边掰着指头细数着,就像在菜地里细数着她的蔬菜,在春天里细数着有多少寸阳光和雨水关照过她的菜地。
母亲是我生命的上游,母亲把巴南当成她人生某一段的故乡,巴南也成了我的故乡。在巴南以西的云篆山,自然就是故乡中的故乡,山中的山,云中的云和水中的水。
所以,去天涯海角不用去三亚,刻在石头上的字,只是字而已。在心中的天涯海角,才是自己的故乡和远方。
我在露台上找到了天涯海角与心灵的关系,也在云篆山上,看到了让我的心灵保持润泽的老街、故乡和池塘边,榕树下的那棵栀子花。
三、夕阳是时间的艺术。今晚6:13分到6:28分,夕阳从下滑到消失在山谷,花了十五分钟。
我从露台走到平层,我想离夕阳近一些。可是夕阳不给我时间,它从火球到变成长方形的红糖,速度很快。
它再从红糖变为暗淡的丝线,只有35秒,最后渐沉山中。
四、我理解的云山阁是云篆山的懒腰,也是云篆山佛性的艺术呈现。
如果你喜欢热闹,这里不适合你。如果你想让灵魂与你的脚步达成一致,你的一呼一吸喜欢与寂静的山谷,晚照,黎明同步,这里可以观照内心,也能在云海里见山,在山中见海。
云、山、树、鸟统治着的云山阁,离大地很近,也离自然很近。它等于自然本身,也是云和山的总结。
一颗宁静的心约等于云山阁的气质。你只要在这里静住一段时间,云山阁馈赠给你的,一定是重庆巴南最纯真和最热情的品质。
我理解的佛性是不计较,凡事谦和,宽厚待人。佛性的山谷把天上的事传给人间,也把人间的事递给天上。
山谷如此,云山阁如此。
云山阁是一个小阁楼,来了云篆山十多次,我找到了最佳的观霞之处和修心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