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女士

2021-10-23  11:43

198 2 1420

土地、文化与国家

对于内地人来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合情合理的,如今在面对海峡两岸的关系上,绝大多数的我们也都认为台湾的回归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普遍认知让大多数的我们没有去深究过: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台湾一定应当回归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带着一种政治意味的国家自豪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去对待这件事情的。但既然涉及到政治的考量,那么我觉得这个“普遍认为”并不一定完全合理,因为政治本身没有完全的合理性。


但我确实是一直希望台湾能够回归的,所以我常常反思这个问题,自己到底为什么那么希望台湾回归,是不是有比政治意味更深一些的内心思量呢?


我的外婆的哥哥,也既我的舅公就是在内战时期国民党撤离大陆时被中途俘入其行列的,听妈妈说那时候舅公才十二岁。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外婆时不时要拿出来讲的,关于舅公寄钱、寄金链子、寄电视机等物品回来大陆给她们;以及这些年他们虽然不得而见却保持着紧密的书信和电话联系的许多故事。这让我对台湾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所以从亲人的牵连出发,希望台湾回归,自不必说。


在地球上,土地与它孕育出来的人群及其文化应该是最神圣的。也就是说,黑种人最神圣的牵连应该是孕育他们的非洲及其文化,以此类比,我们黄种人最神圣的牵连应该是亚洲及其文化。其实种族概念在当代已经越来越薄弱了,因为历史上发生过太多因种族主义而产生的悲剧,所以种族的弱化总的来说,并不是不好的。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文主义对于“人的自由和公平”的追求,让世界不同的种族差异越来越小,比如黑种人和黄种人基于经济和意愿偏好等原因移民到白人国家,总体上是把身上的原始本土文化特征淡化了,像移民去美国的华人的下一代,很多已经不会讲粤语或普通话了,更别说祖辈的方言。但文化的强烈,却是和本种族的集体性和纯洁性成正比的——例如世界普遍认为很多非洲土著人民的原声乐、击鼓乐是欧美黑人音乐文化的最初启蒙、最高升华。前面所说“最神圣”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是说文化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应该是比较深刻的。


也许以后主权国家会越来越多,甚至再过几百年内地每个省份都可能独成一国。如果说这是出于人民的意愿(也既刚刚所说人文主义出于对人的自由和公平的追求),世界土地在行政层面上的划分怎么演变其实都无所谓。但如此一来,世界不同的独立文化必定会越来越细分,也就会越来越薄弱(虽然世界大同会产生混合的别样的文化,但文化越是独特越是古老,才越凸显人类的生命的多彩和价值)。


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确实是牢牢地依附在中国这片土地和人民身上的。比如中国还有很多人有孔子的中庸气度;还有很多人有传统的长幼有序、薪火相传的宗族观念(它本身并无不好,是一种礼仪极致化的体现,只是在不同的历史生产制度中发生了很多未能避免的不文明);还有很多人懂得中华民族特有的“蒸煮炒炸煎”的高超厨艺……正是因为这么多“很多人”的集体群存在,才能让相应的文化不容易被其他文化交融而变得薄弱。


就目前来说,亚洲已经被细分成几个不同的文化世界了,所以致力于亚洲大文化不被弱化显得有点牵强。但如果中华民族这个种族群体可以尽可能地凝聚在一起,这样中华文化就不容易被淡化。


也许政治导向的人群和地域划分是必然的,甚至有一天世界会真正趋于大同,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地球人”。也许中华文化会慢慢演变为很多小小的“类中华”文化。我希望在其他国家生活着的华人们,可以出于对孕育自己(原始的归属)的土地的热爱,始终对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主体国家怀有一份敬爱,也算是对于自身的一种深切认同吧。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金刚狼   2021-10-26 18:36:03

    想得很深啊,这个话题在国内太容易爆炸,难以讨论,大家头脑里都盖了钢印了。

  • 红紫女士   2021-10-23 12:16:27

    赞同!确实如此啊。

  • 黑石   2021-10-23 12:08:38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归根结底,还是看强弱的,强的文化越有凝聚力,扩张发展,传承保留,弱的文化如果缺少经济基础广阔土地人口繁茂这样的根基,就会很快灭绝,就像现在全世界很多小语种在消失……理想世界里希望世界大同自由和平,情感和利益上还是要祖国强盛,台湾回归,但是万万别打仗,经历过乱世的祖父母辈都说那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