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一泉州

2017-05-27  13:46

962 11 0

一朵枯花的奇遇一一讀著名詩人蔡其矯的《贈人以枯花》

                     
                    一朵枯花的奇遇
                    一一讀蔡其矯的《贈人以枯花》

                           何強毅

不記得是哪一年了,郵購買到著名詩人蔡其矯新出版的詩集《雙虹》(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初版),就立即被詩集裡最醒目的標題最短的一首詩《贈人以枯花》吸引了,並被震驚了……

現代詩歌不分長短,以質為上,如核武器的中子彈,虽然小,但威力巨大,中外名家都有以精短名作留存後世的,如美國詩人龐德的《在地鐵車站》,中國詩人徐志摩的《沙揚娜拉》、卞之琳的《斷章》、顧城的《一代人》等,尤如唐宋詩的絕句,有的更短,如日本的俳句。詩人蔡其矯的《贈人以枯花》,只有七行,我以為也是被忽視的一首精短名作。
 
這首精短詩作是如何誕生的呢?作者没有署名寫作時間。作者是在什麽地點、什麽場合,或者是在某一個人那裡,遇到了這朵枯花的呢? 又是什麽樣的枯花,贈予某人呢?或是題贈某人筆記本上的詩呢?那更是不會交代的。對於各種各樣的枯花應該說是司空見慣見過的,他在這之前不管如何肯定會是有見過的,一般是贈人鮮花,哪有贈人枯花呢?  

但是,作者卻在某一環境下,在一朵枯花裡發現了它的詩意,找到了他的靈感,讓人不僅震驚,而且驚豔……幾十年來我每每會不經意,想起這首詩,會重新翻開《雙虹》這本詩集的第56頁,好象又一次認識老相識,讀了好象又有新的感動……

遠行的花
不曾褪色
長留著頑皮的記憶

於今看來
它還帶著那天的空氣和陽光
不會改變
即使雪落冰封

人生總有很多種遇見,在某一個偶然遇見了一朵枯花,並將它當成珍品當作禮物,贈予朋友或者親愛的友人,這對於傳統習慣或一般人來說都是不會這樣做,也是讓人想像不到的,會被人家說成是奇葩。而對於詩人卻有豐富的情感,和常人不一樣的想像力,可能是在某一氛圍,在某一個情景中,從一朵枯花中,扣動了他心靈的最柔軟的部位,觸發了他潸然淚下的懷想……使他充滿了過往的美麗形象,艱難歲月的暗夜裡,如遠水般閃亮的眼睛……

這不能不讓我想起法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她在七十一歲時寫下的,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的最負盛名的小說《情人》,開頭“無限蒼桑盡在其中”的經典段落: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埸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已,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時還要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年輕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貌。’”  

一朵花的美麗,在於它曾經的讓人驚豔。但是,一朵枯花,經常會很快被人丟棄,更少有人會從它的身上去感觸到無盡的蒼桑,並奇葩地將它贈與友人,只有如蔡其矯這樣的經歷獨特,感覺獨特的詩人才會有所發現。一首詩的價值也不在於它的長短,不在於它一時的驚豔或者默默無聞,而在於它遇到了知音——“遠行的花,不曾褪色,長留著頑皮的記憶……”  。
 
法國著名詩人瓦雷裡說過:“我的詩,甘願讓一個讀者讀一千遍,而不願讓一千個讀者只讀一遍。”  

這是著名詩人蔡其矯的《贈人以枯花》,給我的奇遇,而引發我的感想……

2017年5月27日晨完稿

附录:

贈人以枯花

蔡其矯

遠行的花 
不曾褪色
長留著頑皮的記憶

於今看來
它還帶著那天的空氣和陽光
不會改變
即使雪落冰封。

作者簡介:何強毅 ,筆名:河流、鐘淩。1956年4月出生於泉州市東街。1974年7月,畢業於泉州五中。1974年7月至1978年8月,為上山下鄉知青。1983年7月,福建師大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曾先後在泉州七中、泉州市機關幹校工作。1996年4月,正式調入華僑大學工作,曾先後在華僑大學宣傳部、教育工會工作。為華僑大學副研究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鯉城區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上一篇

大家喜歡就是大家!


关于日课

举报

  • 西窗烛   2017-05-31 22:37:45

    我们常常羡慕、欣赏鮮花的青春与娇艳。人皆所欲无非皮囊。蔡其矯先生的《贈人以枯花》似乎要穿透这层皮囊,以时间来还原和封存一种美。如那些灵魂深处的爱与感动长久弥留,永不褪色。谢谢何老师的推荐!

  • @河流一泉州   2017-05-30 20:45:07

    真情告白,有血有肉![强][强]
    一一芳菲依舊

  • V   2017-05-30 09:02:57

    枯草花木,有着无限的愁思,凝结着过往的韶华。赠人枯花,是仰望星辰虔诚灵魂们的不言默契。

  • 浅墨   2017-05-29 18:57:02

    看了何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叶芝的《当你老了》: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    2017-05-29 15:20:01

    这首小诗读之爱之,两段精致的诗词,惟妙的表达,真挚的词藻,一个男诗人既柔和又坚贞的内心,字里行间就像那朵枯花一样,传递着一种通透的态度和历经岁月的淡熟,读到的人自会欣悦它的灵秀可亲。而作为枯花,它比盛放的事物要更能寄存和展现真挚的感情,就好比老酒才能记载陈年的味道,一段经历,一条岁月,赠人以枯花是否可以理解为赠送一个完整的人生?它当然比只走过一个春季的美丽要具备更多的价值。何老师真挚精妙而博彩的评论,想也是深有所触,而引发我联想的是叶芝的那一句: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年轻美丽的容颜,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 尘民   2017-05-29 07:16:20

    枯花情结。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赠人以枯花,这件看似细小却带着波澜起伏的心绪的事儿的完美体现,需要赠者多情,留者会意。有人看到了海棠花未眠,有人赠人以枯花,你呢,你看到了什么别人不曾看到的东西吗?

  • 熊初墨   2017-05-28 21:12:08

    赠人以枯花,象整理一本发黄的日记时,风吹起了青春恍惚过的某个瞬间,在时间的碎屑里闻到了露珠滚过的青草味,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又从额前飘过

    谢谢河流老师为我们解读好诗

  • 希望   2017-05-27 22:43:17

    一直觉得何老师写的特别大我,而我还是放不开的那个小我,[鼓掌][鼓掌]

  • 名鹊   2017-05-27 2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