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恕堂

2017-06-03  19:08

445 0 0

回到乌镇

回到乌镇170603
        乌镇是一个一直都想去的地方,端午计划去苏州,但一听说乌镇也就在附近,便毫不犹豫地前往了。
        水乡、水镇,我去过一些,一入乌镇,熟悉与自然的水乡元素印入了视觉,临水而立的民宅、院墙、屋檐、小桥与流水、古道与街坊,还有明月与清风。江南的水乡,有风格迥异,也有相似之处。
        西栅的水系,临着京杭大运河,将这悠闲的江南民居划分地错落有序,古朴的白墙,在时间的洗礼下,犹如一墨系写生,清淡,深浅不一,角落里的青藤,顺着这水墨的纹路,没有规律地分布着,一面面墙,便成了一幅幅水墨中国画。
        线性的屋檐,黑瓦,成了这一片天地的分界线。往上属于天空,往下属于大地。碧绿的河水,干净与清澈,如一江绿汤,平静,宁静。河边的绿树,花草,似乎总在准备着倾听,倾听你心灵的发声。远近的桥,连接着河的两岸,恰到好处。一梭梭行船,在这石桥与民居的墨画中穿游着,一切都是这么自然,都不用选景,随意一拍,便成一景,精致极了。
        西栅的民宿,分布在河的两边,街道的两侧,民宿的寻找,亦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一份期待,一份收获。街道两边,各式的商店林立,行走其中,你便成了这水乡的居民,每个人都是乡里乡亲。
        等到夜幕降临,灯光点缀与笼罩着这古美的水乡,你开始发现一个不同的乌镇。夜色的到来,将这街、这水、这桥、这院,增添了几分神秘,将这水乡的美无限在放大。水镇的“居民”,也开始兴奋起来,人来人往的街边,桥边,还有酒吧,广场,人们都在感受着,欣赏着,“居民”们开始放慢着脚步,开始走近乌镇,开始回到属于自已的“乌镇”。
        坐着船,行舟在水中,绿水与白墙从你的肩旁滑过,石桥与居民向你慢慢走来,微风吹拂着粼粼的水面,水波再将这份清风弹回你的面前。一直在想着应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份“乌镇意味”。“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是的,我一直想用语言来诠释着这一份“乌镇意味”,可乌镇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这原始的水乡色彩,无需时间来描述。岁月匆匆,时间一直在改变着你我,改变着一切,可似乎不曾改变着乌镇,它就这样直接到了你的面前,它也不替你去解读,等着你自已去体味,去感怀。这原来的色彩,将你与过去开始连接着,你仿佛看到了静止中的时间,不想走动的时光。你似乎不再是过客,不再是旁观者,你回到了乌镇,静静地看着自已,静静地看着乌镇。
        早晨,安静的河边,居民们慢慢地苏醒了,推开了一个又一个窗,窗外的河水还是那么绿,清风依旧,石桥依旧,宁静依旧。你又开始走进乌镇,回到乌镇。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