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道:假设在竞技场上一个比赛者用他的指甲划破我们的皮肤并且用他的头猛撞我们一下,我们不会抗议的,也不会生气的,更不会疑心他将来要害我们。可是我们还要随时注意他,不是拿他当作敌人,也不是对他怀着疑忌,而是善意地躲避他。
在生活中其他部分里你也应当采取同样的态度。人与人相处就像是参加竞技一样,我们须多方容忍。躲避永远是可以办到的!既不猜疑,亦不嫉恨。
最近好像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在一段友情里被打了死结,不容辩解,更无从诉苦,所以,就像一团奇奇怪怪的空气团悬挂在头顶。成年人的友谊最是脆弱,除了心结还有面子等问题。如果一方不挑明,那另一方就只得容忍着,想着时间过去就好,也许自然就把这结给解开了。
在解开之前,先善意地躲避,避免真实的碰撞,使得两方都受伤。
我总记得人家对我的好,总是寻求机会去回报,同时也时刻准备着在对方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如果对自己有所要求的话,就是想让自己做个“有义气”的人,这份义气包含了不被理解之苦。
然而,我又想做个“有骨气”的人。未免和有义气形成冲撞。
另有一个朋友对我说,勇敢地对自己做不到的事说不,要是这样会伤害了对方,你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你的诚意。时间过去,也许被理解,也许不被理解,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我的善还是存在那里,义气和骨气兼顾,这就好了。
奥勒留所说:既不猜疑,亦不嫉恨。
随时出手(支援),随时缄默。
就是这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