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正打开电脑,端坐在书桌前,我想,应该用一些文字来总结一下我的2021,回望这一年前行的轨迹。
去年的今天,我在我生活的江南,曾写下一篇名为《写下云朵》的岁末散记,记得那一天,发生了一些纷乱的琐事,让我突然有了表达的愿望,仓促的文字里,有最真实的情愫。
而今天,就在此刻,2021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宿舍门外的维吾尔小哥快乐地哼唱着不成曲调的歌,给每个房间门更换智能卡片锁的机器声夹杂着央视“启航2022”跨年晚会中李宇春那句“等花慢慢开……”的优美歌词,没有违和感,有的,是内心被填塞满满的充盈和富足。
我想,面对那一句“你还在和去年一样的地方做着同样的事吗?”时,我终于可以回答:时间一路向前,从不回头,而我,终于走在远方——
今天,阿瓦提鲁小的孩子们只上上午的三节课,第四节课进行班级新年庆祝活动,午餐后,孩子们放学,开始元旦假期。
对于疫情后几乎没有搞过活动,平时学科教学狠抓不懈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今早的阿瓦提气温低至零下十五度,清早的校门口,可以看到很多提着灯笼拎着袋子盒子的孩子,为了这难得的迎新活动,每个人的兴奋溢于言表。
政教处办公室里,姑娘们也是焕然一新。王亚男正对着镜子在抹橘色的眼影,李丹穿了件漂亮的米色棉服,林颖的进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一头的黑发都打了卷儿,充满了别样的风情。
今天没有特别的表演节目,但看得出,每个人对新年的到来以及难得拥有的快乐时光都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是的,如果说这半年亲历南疆,看到了不一样的风光和民俗,是其中之一的收获,那么剩下的所有,便是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在新疆,在阿瓦提的全新了解和别样感慨——
2016年开始的汉语教学,对长期使用维语的学生来说,直到今天,都充满了艰辛。习惯左手写维语的学生、只会维语的学生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父母,是教育面临的一个个最现实的问题和很难立刻改善的困境;
面对拮据的教育经费,老师们除了完成自身的课务,必须承担卫生保洁、护绿植绿、交通执勤、消毒灭菌等多重角色,夜办公、夜培训,12小时的在校时间成为日常打开的基本模式;
作为边境线最长的自治区,在顶级规格防疫措施下的每一位教师,必须恪守纪律,任何假期尽量不出所在地区,面对远方家乡的亲人和孩子,教育局希望大家用手机进行沟通,用互联网寄托情思……
身在交通便利的江南的我们,也许很难理解,一个家在云南的姑娘,在淘宝上购了所有的新娘嫁衣,寄往家乡,准备拥有一个最温暖和美丽的婚礼,在母亲和哥哥一遍又一遍告诉姑娘待宰的猪羊已经备好,快点和同在阿瓦提做老师的新郎赶在需要隔离前回家的催促声里,新娘却因为自治区新的防疫政策只能止步不前;
身在富足而美好的江南的我们,也许,也很难想象,一个妈妈整整一年没有抱过自己远在老家甘肃的快两岁的娃,每天只能用手机视频见一见孩子是否长高是否长胖,孩子的第一声“妈妈”是在隔着屏幕的远方,而孩子,更是通过视频连线跟着妈妈学会了唱第一首歌:《小呀小呀小苹果》……
这些似乎属于别人的故事,却正在我眼前打开,真实的,也是再平常不过的。
鲁迅先生曾在去世前一个月写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贴近生活的的他,而在阿瓦提的很多日子和很多个生动的人物前,我也在被动地感知和认识里,发现了广阔的世界,和渺小的我。
我不喜流泪,也不擅煽情,但幸好,有文字相随。
2021,我用文字行走在远方。
在好友推荐的“100天写作马拉松”里,我一共码下近十万的文字,写南疆的风景风情,更写鲁小的学生和老师。感恩在南疆支教的每一天,让我重新认识生命理解生活,并试着用文字去催发内心温暖的力量。
为了书写更多真实的经历,一向喜宅的我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里探访最原始的“手工馕”,窜进闹哄哄的“大巴扎”寻找人间烟火味,顶着公路边漫天的尘沙尝试吃那“灰尘仆仆”的馕坑肉……
而来自甘肃的李生焘、来自云南的林颖,来自内蒙古的高欣玉,还有更多来自祖国各地的老师,更是成为了我在鲁小的朋友,成为我在阿瓦提的向导,成为我笔下升腾着热情和勇气的人物。
我希望,文字,除了有力量惊醒生命的生机,更有勇气凸显其照亮生命、敲打心扉的本分。
当然,文字,最终应该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
就像在家乡最艰难的24天里,母亲重度焦虑复发,朱阿姨那句“我会和老妈一直聊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小天妈那句:“今天我可以回家,叔叔阿姨的急需用品我统统搞定!”以及无数老铁的那句:“放心,有我们一口,就不缺咱爸咱妈的!”让我再一次感受文字的温度和它照耀下的人性的闪亮光辉。
2021的最后一个夜晚,就这样,在我的身边悄然而过,码着这一句文字的时候,跨年晚会的主持人正和观众一起倒数十秒——
2022已然在眼前,明年如约而至:
明年有明年的雪,
明年的雾色,
明年的永无止境的阳光,
还有明年数不尽的生机。
借用林清玄的文句祝每一个你新年快乐,愿这份快乐像阳光,像阳光,像空气,给你温暖,给你馨香,将你拥抱。
而我,也会继续耕耘在文字的土壤里,做生活的行者,遇见世界,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