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變懶了。一直堅持的日記斷了好些日子,一直呆在房間裏如春蠶織布的自己不見了,取而代之只要有陽光就要去外頭瘋一瘋,跑步,抱抱大馬,和相處舒服的朋友吃吃喝喝,説説笑笑。雖然會有些人事小插曲,但也對友誼來説瑕不掩瑜,能堅持下來的友情,有瑕疵也代表一種真實?過於和睦的人,其實友情并不能深入。當然,深入現在也不是我所期望的。
過去勤於追求的東西,變得懶於深入其中。某些東西好像被一點一點拔出的感覺。
糟糕的是,我竟然覺得這也很好。
代表我不再尋求什麽,代表我可能更好地與自己相處了。
最近的關鍵詞是“退休”。退而暫休,我想把它解釋成這樣。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很喜歡一部日劇,叫《Long Vacation》。
對理想有著抱負的人,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意呢?也許就當是自己有一段很長很長很長的假期。
在這裏,停歇了,為假期結束之後的自己,可以綻放地更燦爛。
我一直執拗著,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成爲更優秀的人之一。我不仇視這樣的自己,但也確實感覺到自己在潛意識裏認爲自己不夠好,還需要更努力。更為挑剔的是,我把自己不成功的努力視爲“還不夠努力”。
最近來騰衝看我的髮小,是我的初中同學。算起來,有三十二年沒有見過了,上次一別是少年,如今相逢依然有著少年心。好像這段當中的時空被抽真空了,我們仍然從雙方的眼睛裏看到過去的自己和過去的她。我們依然還未有變老的欲望,依然還未有想要安定的心,最重要的,依然還很愛美。她曾是一位空乘,在四十五歲決定退休,然後,退的日子並不美好,還差點抑鬱于過於空閑和平和的生活,於是再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人生。我欣賞這種調試,把自己安頓到最適合的位置。大白話是,該幹嘛就幹嘛,有能力發光的,蒙了紗便黯淡了。
人的道路,是有一個個“點”的。從前對事物的種種態度,到了一個“點”之後,也許會扭轉到其他方向。從前對自己嚴苛的,這時候可以放緩下來,想想這是不是自己要的人生,想想更好的自己也許不在未來,就在此刻,想想關於錢,是要痛快地花,還是留一大筆錢給自己買一個安全感,這些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相同的是,從來沒有一個人花完最後一分錢而躺平。這是我昨晚和兩個朋友的話題。我們并沒有得到一個激烈的結論。
當我走出屋子送別朋友的時候,夜已經很深了,滿月挂在天際,亙古發著清輝。我想到古人,我們每個時代的人到了“點”的時候,就會擡頭看看月亮,低頭想想此刻。
安然,靜謐,有滿足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