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的日课马拉松即将结束,此时,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又说不出来。思来想去,还是想写下我对日课的感谢。情之所至,也许文字不甚通顺,话语过于直白,还望各位海涵。
我与日课结下缘分实属偶然。某次,我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了日课的链接(连我自己都忘了),觉得很有意思,便联系了日课,但对方说本届还有20多天就结束了,让我等待下一期。我也很快忘记了这件事,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了新一期开营的通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入了日课,结果,便开启了我和日课的缘分。这是我参加日课马拉松的第二期,转眼间也要结束了。回想起与日课的点点滴滴,我很想用三个词来形容日课:真实、丰满、温情。
日课是一个真实、真诚、真挚的平台。100多个人,既是毫无交集的陌生人,也是在一个群里打卡聊天的好朋友。正是这样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无挂碍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诸位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也许更加冷酷与世故,而我走进了大学校园,也相当于走进了一个小社会。虽然其复杂程度与诸位的世界无法相比,但对于我们这些初涉世事的孩子来说,还是需要我们用更加审慎、更加现实的态度来对待,故而曾经的脉脉温情和单纯的理想主义已经被磨没了很多了。正因如此,其实我们很难真正痛痛快快地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真实的想法,而日课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我可以真实地说出我是个怪小孩,真实地说出我当年如何“对付”自己,真实地像个傻子一样发红包治自己的“朋友圈病”。当然,我还能看见诸位真实的生活,妈妈怎么带小孩,老公如何哄老婆,职员如何发牢骚,以及白爷爷描绘的真实往事……这种真实,其实已经很奢侈了,在生活中我们又能要求几个人对自己完全坦诚呢?我们又能心无挂碍地对待几个人完全坦诚呢?哪怕有一个这样的机会,已经像一盘好菜一样令人欣喜了,而掌柜直接给我们上了一桌子满汉全席。真实的日课,真诚的我们,孕育出了真挚的感情……
日课还是一个丰满的平台。100多人,其实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竟然包含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饱尝世事的爷爷,体制内的员工,体制外的职员,编辑,文字创作者,创业者,老师,硕士博士,在国外定居的人,当然,还有我这个刚迈进大学门槛,对世界知之甚少的未成年人。通过你们的打卡文章,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很多不同的样子。没有日课,没有你们,我怎么能了解这丰富的世界呢?当然,这种了解也是互相的,你们也看到了一个未成年大学生的生活点滴、所思所想。这种互相的分享和了解,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趣味和智慧。我觉得,很多时候人的不良情绪、错误思考,均来源于局限。一个蝇营狗苟只能看见自己的蝇头小利的人,不可能幸福,过度地局限于自己的世界也并非明智之举。我们需要去看别人,看别人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并在这种观察中带有尊敬和温情,分享对方的快乐,也理解对方的苦衷。这样一个丰满的平台,也使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同时,一群更加丰满的人,也会造就一个更加丰满的平台。这是掌柜的功劳,也是我们的贡献。
真实与丰满背后,是我们内心的脉脉温情。在这个平台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善意,也感受到了大家互相的关心。这种温情在“评语”功能里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就要感谢开发者掌柜同志啦),大家互相安慰一下,提提主意,分享快乐,消解痛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自由地发泄出自己的痛苦。对我来说吧,我的心态还算不错,不良情绪相对比较少。即使有,也是由于方向未定,或者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不满意。这些情绪不能告诉父母,出门在外何必惹二老担忧挂怀?也不能肆意分享给老师,因为大学的老师已经不是生活上的老师了。能分享的,无非一二知心好友而已,但事实上,自己的事自己扛,具体解决还需要自己的谋略和意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我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谁来帮我,只是某些时候会忍不住软弱,想发泄一下而已。宽容而温情的群友们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对此无比感激。
其实啊,我所言的温情,并不限于主动的互相关心。你们发的每一篇文章,本身就温情脉脉啊。恕我啰嗦,争取把我印象深刻的文字都记录下来:白爷爷的往事回忆、掌柜的精神引领、握瑜姐的公众号文章、木毅老师的学问和谦逊、晓骡老师的知性与学识、阑珊姐的多才多艺、七海姐和三个大宝贝的有趣生活、水兮兮姐的快意豪侠、四季风老师的移动世相、黄虫哥对乡土社会的过人见解、社会我K哥的长篇连载、北野玉大哥的有趣外国生活……太多了,太多了,我可能忘记把一些印象深刻的文字列在上面了,请见谅。反正,诸位的文字体现了诸位的生活,而生活总是有一股灵气的,这股灵气本身就使人感到无比温暖。
如果说到我自己,我觉得我唯一与诸位都不同的便是,我最小,是唯一的未成年人。我一直笃定一个理念:知识和智慧是不一样的。知识是可以学的,但智慧很难学来。也许一个记忆力好、聪明的七岁小孩比一个没读过书的老奶奶更有知识,但他永远不可能更有智慧。智慧来自于时间的打磨,没有时间,没有阅历,没吃过几袋子盐,走过几百座桥,是不敢自称有智慧的。我想,那些孤高自傲,实实则百无一用的家伙们,也许是混淆了知识和智慧的概念。其实,随便到图书馆的角落找一本没人读过的书,比如《关于汉武帝的厕所的研究》,读一读,就有了别人没有的知识,有了公开炫耀的资本。但这和智慧毫无关系,他满足于这一本书带来的光荣,实则失去了继续沉下心来读一百本书的心境,得不偿失。这个弊病,我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极难,我自己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总结一下,便是阅历太少,打磨尚轻,缺乏智慧。你们年龄都比我大,也就有了更多的智慧,行事做人,我是要向大家学习的。
有太多的话想说了,但是就到此为止吧。感谢这个真实、丰满、温情的平台,感谢我们的掌柜,感谢各位群友,也感谢老天爷给了我机缘巧合,给了我加入日课的机会。一句话,来日方长,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