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零一

2022-04-16  00:02

170 0 1166

为了“吃饱肚子”

关于“吃饱肚子”这件事,我看到的情况现在大致是这样的。


昨天盒马暂停营业,叮咚、美团、饿了吗等都越发难抢,定多少闹钟也没用,秒没。


政府会发放物资,不过每个地区发放的次数和内容不一样。比如说我家在闵行,昨天获得油麦菜三颗、鸭一只、洋葱三颗,黄瓜两条还有猪肉,这是第二次领到的物资,有宝山区的同事现在都没有领过任何物资,浦东新区同事获得的是午餐肉、香肠和挂面。这都不好说,基本看运气。


市中心和郊区人民还有些区别,比如市中心会更依赖线上平台,但是也需要花更多时间研究买菜攻略,准点抢菜。我住在郊区,几乎所有线上平台都不在配送范围了,直接放弃。好在我们可以参与订购政府的蔬菜大礼包,价格实惠,有30元、50元和80元的团购,小区老人也可以在居委会那里登记,第二天能收到。老人们需要的药品也可在居委登记,第二天送到。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不过有些人家中还缺米、面,生抽、老抽、醋等调味料,缺生姜蒜,还有缺厕纸、卫生巾、洗发水的,这些都不在政府发放的物资内,又是生活必需品。因此我们都越来越依赖小区邻里一起团购,大家自己想办法凑单。我加入了可的便利店群、巴比馒头群、老昌盛汤包群、鸡蛋群、宠物用品群、卖土鸡群等,这些团长需要我们小区满20单50单不等,或者满几千元,一起配送。我在静安区住老旧小区的同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小区人太少,凑不成单,那么她可能就需要在美团叫跑腿帮自己去超市购物,跑腿费不便宜,可能七八十,可能上百元,好歹是个下策。


这两天看很多朋友的团购都被取消了,我和妈妈买蛋的渠道也遇到困难。据说有物资配送末端出现疫情,很多个人供应商的通行证被没收了,上头疫情防控在抓紧。的确,病毒会附着在纸盒及塑料制品上,领用团购来的物资可能会被感染,那么现在,小区门口志愿者一看到牛奶和蔬菜运送进来就会做消杀,我们也戴上手套还有自己的袋子去领取,做好消毒和预防。


为了吃饱饭,我们需要花很多精力,每天盯着线上平台,盯着团购群,去接龙,去确认,到货了再去认领。这中间一定有许多埋怨,怎么现在生活成了这样?买的物品怎么还没有到?怎么统计里没有我的东西?会有很多误解,但也有很多理解。团购物资需要过审批,要晚两天,大家说好,辛苦了。收到的菜烂了,大家说外面几片叶子扔了,里面还能吃。刚才花时间接龙买好了汤包,又说没货了,大伙明天再接。志愿者好心建立居民群,有人在群里骂天骂地,破坏气氛,也总有人来劝架。没有领到自己想要的土豆的人,在群里吆喝和邻居用洋葱来换。家里没烟了的老烟枪,和邻里约着在倒垃圾的空档,在健身器材区交换。家里有小孩闹着要吃糖的,隔离邻居丢过来……太多了。


这是我看到的在上海的普通人,情况很难,大家有力气骂人,有力气做事,我们忙着买菜做菜,当然还忙着工作,忙着操劳最基本的生活,做我们能做的。疫情一直在变化,我们也在一直在互帮互助,面对变化。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