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南山翁
南山翁是烧炭的一把好手,这是整个终南山公认的,也是整个京城无论皇宫内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是皇宫外的达官贵人都认可的,连皇帝李适都知道南山翁烧得好炭。
每年冬天来临,皇宫里从皇后到公主,都催着公公们赶紧去找南山翁买炭备冬,价钱贵点没关系,多花点钱也愿意要南山翁的炭,烧得暖、没有烟。
南山翁的炭一烧出来,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就收拉着手,空着手来了。“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南山翁一把拉着黄衣使者,跪在地上乞求道:“黄大人,我全家谢皇上隆恩,赏赐绢帛!只是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几口等着吃饭呀,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呀!”
白衫儿笑了笑说:“老南,不是我说你,早让你计划生育,你不听,生那么多孩子干嘛,现在养不起了,也不能怪皇上呀。”
“求各位大人赏赐点米面油呀!”
黄衣使者脸色登时一变:“你这是什么意思?咱们是公平生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不拖欠。你难道要私自涨价?扰乱市场秩序?”
白衫儿也开始上纲上线:“老南,这烧炭是刚需,关系到国家的命脉,要稳定物价,维护国家市场。再说,如果你的炭要是涨了价,其他各行各业都要涨价,到时候你就更买不起东西了,不仅害了国家也害了你自己。”
黄衣使者一甩手把南山翁推开,厉声训斥道:“这种涨炭价的言论一定是北方大鹅人教你的,试图颠覆圣上国家,你这叫里通外国知不知道?看在我们的交情上,咱今天也不追究你的罪责了。只管好好烧炭,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黄衣使者把半车炭上交宫里,并对娘娘们吹风说:“最近南山翁仗着自己会烧炭,有点膨胀,动不动就要涨价,还偷懒,每次只烧半车。都是圣上太过仁慈,纵容这帮小民得厉害了!”
皇后叮嘱他二人多催着点,然后就打发下去了。黄白二人赶着马车,华丽的车棚里有半车炭半车银子,高高兴兴回家了。
烧炭不挣钱,烧炭翁纷纷逃跑。东山翁走了西口了,西山翁去闯关东,北山翁下了江南,只剩下南山翁。南山翁上有老母,下有病妻,三个孩子又小,实在走不动。再说南山翁除了烧炭也不会干别的。只能继续烧炭等死,或者搬家找死。想来想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等死更划算。
东山翁跑了,西山翁走了,北山翁去了,左邻右舍的老百姓也没有炭了。不仅没有炭,连柴也没有了。太白大夫是南山翁妻子的主治医生,和南山翁关系不错。他跟南山翁说:“你不如只砍柴不烧炭,把柴直接卖给附近的百姓救急。一来价钱高,二来省去不少麻烦,成本低。”
南山翁想了想也是,不烧炭省去了点火钱、空气污染费这些成本。虽然皇上稳定炭价,但是点火钱每年都涨,空气污染费每年都不少,直接卖柴,确实是个好主意。只可惜了自己一手好活儿,唉!
咱就说这些技术工人就是太迂腐,把技术看得比挣钱重要。
通过太白大夫的帮助,南山翁很快生意兴隆,周围十里八乡都来他这儿买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南山翁被捕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谁也没有见到,就在东来客买柴时被抓了一个现行,送入监狱。南山翁的老母听说了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南山翁的病妻听说了,病情加重,驾鹤西去;南山翁家后山的老狼听说了,当晚就来叼走了三个孩子,趁热乎开了宵夜。
终南山上传说着南山翁的罪名:投敌卖国,贩卖青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