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净合十

2022-05-24  17:46

147 0 1391

此洛阳非彼洛阳

刷到一条标题为“日本把整个洛阳搬走了,而我们却浑然不知”的文章。

文章开头说九朝古都洛阳久经战火,又经工业文明洗礼,如今钢筋水泥建筑林立,不复盛唐风采,然后小编往下陈列了好些日本“洛阳”的古建美景图,


首先我们不否人日本对古建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好的都值得学习。

原先我们还在经济发展求身存阶段,可能对这个文化遗产的重视不够,但要看到近些年已经逐渐在很多古建以及更多的相关文化遗产做了很多努力,发掘,传播。继长安(西安)以后洛阳也开展了很多文化发掘,不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最直观的就是咱们春晚的“只此青绿”,冬运会,等等呈现了很多文化盛宴。老百姓也对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自己的文化更喜闻乐见。我们看到了,我们越来越具有文化自信了。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其次文章里有一句

“你若真想见识盛唐时候的洛阳,你得去日本。”

恕我不能苟同,

如果我想见识盛唐的洛阳,只能上中国洛阳,黄河洛水边的洛阳!

为何?

笔者生长在这片国土的东南沿海小城,古时候的南蛮之地,我们这说着一口据说是古代中原官话河洛语(闽南语),有一座宋朝时候的古桥,叫洛阳桥。从前我特纳闷,我们个边陲小地方是怎么跟古代大都市挂上钩的,后来听老人家说咱们这一带人,好多吧都是古代遭遇战火,衣冠南渡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原来有这么个渊源呢,从我们这的很多大厝小房门楣上堂号也能看出来,什么延陵衍派,陇西衍派,颍川衍派,什么什么传芳。可见祖辈对这家传根源的重视。

去日本寻不着盛唐的洛阳,为什么,因为此洛阳非彼洛阳。

盛唐的洛阳是在中国的洛阳,谱写盛世之歌的洛阳是黄河落水边的这片土地。

哪怕它沧海桑田,几经战火,付之一炬可怜焦土。

也许我们到了现在的洛阳,入目的很多是钢筋水泥,汽车,工厂现代化的景象。古文明零星。但只要拂过那残垣,这座古城的过去现在就已经再向你述说了。

只是站在这片土地上,它就已经道尽了所有。

兴衰荣辱,悲欢离合,不管是盛世还是战火,一切都在这片土地上谱写。


我爱这片热土,爱它的辉煌盛世,也爱辉煌后的些许萧索,

爱它的过去,也爱它的现在,还有它的未来。


“日本把整个洛阳搬走了”?!

邙山晚照,龙门石窟,它搬不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河图洛书,建安七子,它搬不走,

这么亘古悠悠的历史它也搬不走。

它搬不走这片土地,也搬不走这片土地孕育的人民。


曾经日本看到了盛唐的景象,回去学习copy了一番。

有了今天的日本“洛阳”,当它在日本落成时,开启的是那片土地的故事了。

那是日本“洛阳”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一样可以参观学习去感受一番异地的不同人文景致。

但是此洛阳非彼洛阳,盛唐的洛阳是中国的洛阳,非日本的“洛阳”。

(非我凹字眼,这里确实有点微妙)


曾经日本仰慕盛唐景象,来到中原学习了文字,建筑,工艺,文化等等。

而我们今人,看到了日本遗留的很多古建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赞叹欣赏。

那么一座古建何以引人入胜?

是什么在吸引着我们?

我想那大约是

这器物下蕴含的,

设计者烛火前的冥思苦想,

数以万计民夫的辛勤汗水,

厚重的夯土墙,精密的结构,美轮美奂的雕刻与彩绘。


用智慧,用辛劳,用心,

为器物投注了生命,灵魂。


愍怀过去的辉煌时,也不妨看看现在,它也美丽,

而它未来的辉煌灿烂

在于现在我们为它用心注入的生机灵动。


此洛阳非彼洛阳,盛唐的洛阳是中国的洛阳,是黄河洛水边的洛阳!


我爱这片热土,爱它的辉煌盛世,也爱辉煌后的些许萧索,

爱它的过去,也爱它的现在,还有它的未来。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