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将明
每一位母亲
如将明未明时的启明星
给孩儿领路
陪孩儿上路
看孩儿行路
然后
目送着渐远减小的背影
如龙先生所言
不必追
2、看什么
每一位优秀的人
后面
都有一位母亲
每一位平庸作恶的人
后面
也有一位母亲
所有的母亲麾下的孩儿
是在给我们看什么
3、学什么
龚老师曾言
学好的啊
谁让你学不好的
4、毁三代
多年前
郑大哥特意
给我说
培养好你的女儿
儿子带得不好
毁别人一代
女儿带得不好
毁别人三代
5、少年强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如何强
必须要母亲强
母亲如何强
致柔致刚
守静守笃
如老子言
致虚极守静笃
6、为母则刚
为母则刚
如何刚
无欲则刚
若所做的一切
若有所待
期待回报
此刚
必定伤人伤己伤孩儿
或许我们还不自知
还沾沾自喜
还无明自傲
看
我把孩儿培养得多好
7、耕耘收获
李泽厚先生书中言
母亲曾说
只管耕耘
不问收获
8、退
所有的母亲
如这轮半遮面的
初升的太阳
尽心付出
不争功
不刺眼
孩儿长大
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
翻手机记事本,上面文字写于5月8日晨跑的河岸,所见所思所记录。读来竟觉颇有趣味,故移来做今日作业打卡。
看似偷懒啦。事实却是,这两天严重自我怀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写作是为了什么?
用“写作”,似乎大了点。自己每天只是絮絮叨叨敲下脑袋里的胡思乱想,根本不能叫“写作”。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词代替。
是不是用“记录”二字更好?
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记录?
自己实在是个极矛盾的人,或许算是性格分裂。又想写又不愿写,找个组织来约束自己;有时觉得好玩,偶尔又觉了无兴趣;本不想参加却又报名,舍不得什么?对武侠小说并不感兴趣却又报名慢读,欣赏小瓜老师的专业水准,想跟着学习?学得完吗?
况且,自己并不是战斗型选手。给自己的担子还不轻吗?
对自己精力的了解是:从来没有越战越勇,却常常容易疲倦和累。
而且越来越身不由己被手机拖累。自己做不了自己时间的主。想想都糟心。
自己到底要什么?宝贵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不是需要投入做更想做的事吗?读更想读的书吗?
此生有涯而知无涯。字面道理都懂的。
喜欢读书的。这一点倒是一直未变。
今年来一直想选一二本喜欢的经典,沉下心来慢读精读。也有点体会:以悠哉悠哉之心读经典,效果会更好。
最近常常读得有感,也时有把读书所感记录下来的想法。读书心得也是需要以悠闲的心体会,花时间慢慢磨。现在每天300字的作业,更多似乎仓惶应付。
况且文字好看需要起承转合。自己现在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跌宕转折起伏,哪怕只是在文字里,也不是目前内心所愿。
所以几十年的电影迷,这年把看电影的兴趣也少了很多。好看的小说电影一定要足够多的冲突才吸引人。刺激撞击喧嚣。不喜欢了。
今晨读李大老师的作业,关于整理和断舍离。写得很真诚,文中也有很好的反省。
如同李大老师文中所言,她也明白断舍离的岂止是物品?扔不出去的仅仅是物品吗?我们到底要什么?
是的,我们面对满屋杂乱想学着“断舍离”。可是,我们的内在如何断舍离呢?我们的思想如何断舍离?我们对铺天盖地的手机信息如何断舍离?
知无涯而生有涯。
这个问题,目前依然混沌。真得好好想一想。
2022.5.25